原標題:獨家|招行、平安、光大三家“理財子公司”管理層落定,劉輝、謝永林、張旭陽分別任董事長

五大國有銀行已經正式設立理財子公司,股份制銀行高管隊伍也相繼落定。

其中,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高管團隊一般由母行資管或金融市場條線平移而來,大多暫時在母行仍保留資管部設置,或設立資管委員會統籌全集團資管條線。

股份制銀行中,招行、平安、光大等銀行的高管團隊基本落定,理財子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激勵制度也正在設計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招商銀行方面,行長助理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輝或將擔任招銀理財董事長,招行原零售信貸部總經理汪濤或將擔任招銀理財總經理。

平安銀行方面,中國平安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或將擔任平銀資產董事長,平安銀行首席資金執行官王偉負責平銀資產的相關籌備,平銀資產的具體管理或由平安證券副總經理張東操盤。

光大銀行方面,度小滿金融原副總裁張旭陽重回光大,擬出任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董事長。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潘東擬出任該行理財子公司總經理。 

不過,上述任命仍需監管批准。

招行確定理財子公司高管團隊 

作爲理財規模最大的股份制銀行,招行的理財子公司籌建備受關注。

8月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招商銀行(600036.SH、3968.HK)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高管團隊基本落定,招行行長助理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輝或將擔任招銀理財董事長,招行原零售信貸部總經理汪濤或將擔任招銀理財總經理。

劉輝是“老招行”,現任招商銀行行長助理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已在招行工作24年,是資管行業爲數不多的女將之一。

劉輝於1995年4月加入招商銀行,先後擔任招行總行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市場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兼總行投資管理部總經理。2017年12月,劉輝擔任招商銀行總行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總裁兼總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2019年4月起,劉輝擔任招商銀行行長助理,負責招銀理財的籌建工作。

汪濤此前在建設銀行深圳分行、建設銀行總行工作,2014年開始到招行工作,擔任招行總行財務機構負責人,2014年10月,在招行將原計劃財務部拆分爲資產負債部和財務會計部後,汪濤擔任財務會計部總經理。此後,汪濤轉任零售信貸部總經理。2019年7月,汪濤自零售信貸部總經理離任,專門籌建招銀理財。招商銀行零售金融總部副總裁高旭磊接任零售信貸部總經理。

招行的理財子公司模式較爲獨特,劉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訪問時表示,招銀理財與資管部將是短暫並存的關係,待存量業務處理完畢後,資管部即撤銷。在並行期,資管部將協助深化招行其他部門、分行與招銀理財之間的協同關係,推動業務聯動,協助招行行使股東權利,跟蹤瞭解招銀理財經營管理情況,推動招銀理財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截至2018年末,招行理財產品餘額(不含結構性存款)爲1.9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59%,表外理財規模繼續位居同業第二位。 

參考:《招商銀行行長助理劉輝:如何把資管部改造成一家“理財子公司”》

平安理財子公司高管初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平安銀行(000001.SZ)理財子公司——平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銀資產”)高管也基本確定,中國平安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或將擔任平銀資產董事長,平安銀行首席資金執行官王偉負責平銀資產的相關籌備,平銀資產的具體管理或由平安證券副總經理張東操盤。

謝永林在中國平安身兼數職,2016年11月擔任平安銀行董事長,2018年12月起出任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此前在平安產險、平安壽險、平安銀行、平安證券等中國平安多個子公司工作,在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擔任平安證券董事長特別助理、總經理兼CEO、董事長。謝永林出任平安銀行董事長後,親自主抓該行零售銀行轉型,全行重心向零售傾斜,2019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385.96億元,同比增長31.7%,佔營業收入比重56.9%;零售業務淨利潤108.10億元,同比增長19.1%,佔淨利潤比重70.2%。

張東此前在長城證券工作,2006年到平安證券工作,出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位,先後主抓銷售、經紀、投行等業務,被視爲平安自己培養的投行人才。

王偉在8月8日平安銀行中報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從平安集團的層面,把理財子公司作爲集團一級公司待遇,享受的待遇是跟平安銀行平級,在籌備過程中現在聚集了非常優秀的人才,包括來自於基金、資管各個行業的專業人才。

在理財規模方面,截至2019年6月末,平安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餘額819.34億元,較上年末減少0.9%;結構性存款餘額4389.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5748.5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

王偉說,平安銀行在資管新規發佈以來一直在着力發展新的產品,涵蓋的產品種類和數量也比較多,基本上市面上可以看到的都有所涉及,新的產品到目前爲止有發展到約1700億元,今年的增長幅度也超過了50%。在老產品壓降方面,從資管新規發佈到現在壓降了約1200億元,今年還會繼續壓,也在做客戶的新產品和老產品的承接教育工作。 

資管老將張旭陽迴歸光大

光大銀行早在2015年就公告計劃全資設立理財業務子公司。截至2018年末,光大銀行理財產品餘額爲1.24萬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高管團隊也基本落定。曾在光大銀行工作多年的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重回光大,擬出任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董事長。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潘東擬出任該行理財子公司總經理。

張旭陽迴歸光大在業內已傳言許久。實際上,自1997年至於2016年,張旭陽一直在光大銀行工作,歷任該行資金部代客交易處處長、投行業務部總經理助理、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零售業務部總經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他曾在2004年主導推出國內第一隻人民幣理財產品。2016年6月,張旭陽離開光大加入百度,擔任百度副總裁,分管百度金融體系下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2018年4月,百度金融分拆爲度小滿金融,張旭陽出任度小滿金融副總裁。

8月7日,張旭陽在接受財經訪問時表示,銀行理財公司應該不僅是一個資管機構,也是一個財富管理機構。未來資產管理行業之變其一就是模式之變:大資管行業更多強調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的“邊界淡化”,資產管理行業向上下游的投資銀行、財富管理不斷跨界,以建立與投、融資客戶更密切的關係。

潘東於2017年12月由光大銀行資管部副總經理升任總經理,是一名“老光大”,且是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中爲數不多的資管女將之一,行事風格幹練、高效。

對於理財子公司,潘東曾表示,脫離母公司對理財子公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但相較其他市場化的資管機構,銀行理財子公司更具協同優勢。來理財子公司要對標全市場資管機構,在中國較爲可行的方式就是既要考慮資管行業的市場化需求,也要考慮從銀行體系延伸出來的理財資管的自身情況,在二者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光大銀行在IT系統、估值清算能力、投研能力、淨值化管理能力等方面均已加大了投入力度。“未來銀行對於股票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挑選公募基金這樣淺顯的層次上,最後還是要落實到行業、公司、個股的研究中。” 

五大行資管平移到子公司

已經成立理財子公司的五大國有銀行,其高管團隊主要來自原銀行資管和金融市場部門,五大國有銀行大多選擇保留銀行資管部,或在綜合設立資管委員會,統籌全集團資產管理業務。

8月8日,農業銀行(601288.SH、1288.HK)理財子公司——農銀理財正式設立。農業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馬曙光出任農銀理財董事長;楊光擔任農銀理財副董事長;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段兵出任農銀理財總裁。

馬曙光在成立儀式上表示,農銀理財成立後,過渡期內原總行資產管理部將暫時保留,現階段的主要職能定位是,代表母行將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老產品、老資產委託給農銀理財經營,並履行委託人職責;統籌推進存量資產處置及理財業務轉型發展,協調總分行關係,促進行司聯動,確保理財子公司“清潔起步、輕裝上陣”。

參考:《全方位剖析農銀理財:高管、產品、組織架構盡收眼底》

7月4日,中國銀行(601988.SH、3988.SH)理財子公司——中銀理財正式開業。中行投行與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東海擔任中銀理財董事長,中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劉敏及其他數位部門總擔任非執行董事;中行投行與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王衛東擔任中銀理財總裁。

中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後,總行投行與資產管理部將保留,但大部分資產管理的人員,會平移到理財子公司;中行總行投行與資管部將不再保留理財經營運作職能,而是隻保留履行產品管理人和委託人的職能,理財子公司與總行簽訂委託協議,爲總行管理存量理財產品。

參考:《拆解中行1.2萬億理財子公司化運作邏輯》

6月13日,交通銀行(601328.SH、3328.HK)理財子公司——交銀理財正式設立。交行同業與市場業務板塊總監塗宏擔任交銀理財董事長,金旗擔任交銀理財總裁。

交通銀行副行長呂家進表示,在過渡期結束之前,交行將保留資管中心,統籌管理全行理財業務,同時將理財業務日常運營管理職能委託給理財子公司,承擔監督理財子公司盡責履職的職能。“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滿足監管關於理財子公司與母行風險隔離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會因爲‘雙線運行’導致人、財、物等資源重複配置。”

參考:《交銀理財正式開門迎客: 計劃5年內規模至2萬億 權益類資產佔10%》 

6月6日,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正式成立。工銀理財註冊資本金爲160億元,爲目前註冊資本金最多的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公司主要業務骨幹均出自工商銀行,其中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顧建綱任董事長,許海任監事長,工行金融市場部兼同業業務部負責人唐凌雲出任總裁。

參考:《工銀理財規模超3700億,股權投資聚焦科創企業》

6月3日,建設銀行(601939.SH、0939.HK)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在深圳正式開業。建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興華出任建信理財董事長,建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謝國旺任總裁。

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表示,爲加強頂層設計,建設銀行總行已經設立了資產管理業務委員會,將原“資產管理業務中心”更名爲“集團資產管理部”,對其進行重新定位,統籌全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

參考:《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現場:建行行長劉桂平詮釋“三個協同”》

《建行行長劉桂平:建立現代銀行資管新體系,需要六個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