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市中心的钟楼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银川街头的城市交通

这篇文章原本是我2015年11月冬,首次自驾西北时所写,现在回看,感觉有重写的必要。

当年,主要是想走2000多年前的匈奴故地,看看西汉李陵将军在河西走廊,训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特种兵”的几处故地,为我手上所写的文章拍些素材。走完河西走廊后,就去了宁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

​当我参观过位于银川20多公里外,西夏王陵景区中的“西夏博物馆”以后,感触良多,感觉有些知识是书本上少见。当时想写点文字,但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建立起来的线条是否恰当?是否会被视为井底之见?为了谨慎起见,一直试图通过阅读历史学者的著作,学习下他们的认知。

但是,对于西夏,吕思勉在其《中国史》和《中国通史》中有虽有所提及,并没有独立成章进行介绍。台湾陈致平教授在其著作《中华通史》第5卷和第6卷,“宋辽金史前、后编”中,也没有把西夏单列,只是穿插了详细的介绍篇章而已。

更远一些的就是《续资治通鉴》,但作为编年史,归纳起来阅读量有点大。

因此个人愚见,未必有专家观点的支持,大家阅读时权当一个普通人喃喃自语 ,不求同,也不必上纲上线。

另外,我不是为重复历史,只是根据网络阅读习惯,把感受线条写出。

建立西夏的党项人,是居住在松潘高原羌族地区的羌人一支;还有种说法是鲜卑人一支。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党项人下高原

唐时党项人联合吐谷(yu)浑抵抗当时崛起中的吐蕃。但当吐谷浑被吐蕃灭掉后,党项人受吐蕃挤压,党项人请求中央政府要求内迁。鉴于党项人配合唐朝打击吐蕃的有功,唐朝皇帝赐予党项人李姓,并把陕北榆林、米脂一带划归党项人居住。据说,明末的“闯王”李自成,实则是散布在陕北各地的党项人后裔。

根据史料,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广大地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党项人后来改变过多次姓氏,例如到了宋代被赐姓为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李元昊,通过种种切割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建立大夏。

​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宋朝上下极为愤怒,原本臣服宋朝的关系正式破裂。经过一番切割中原文化改变之后,改革效果终于显现,元昊相继对宋朝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044年,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从此一个威胁北宋的对手出现在西北部。原本人口不多,为何会在李元昊的手中变得如此强大?

李元昊都改变哪些?只选择重要的予以简述,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搜索详细资料,选择这些只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

1.颁布秃发令: 元昊继立,下令秃发。即推行党项的传统发式,禁止用汉人风俗结发。元昊首先自己秃发,然后下令境内人民三日内必须秃发,不服从命令者杀头。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剃发令。

2. 改姓立号:废除唐朝和宋朝的赐姓李氏和赵氏,改用党项姓“嵬名”。又废去宋朝西平王的封号,用本族语称“吾祖”(兀卒。青天子)。

彻底断绝受中原文化糟粕影响,恢复民族独立性。

3. 创制文字:1036年(大庆元年),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又称为蕃书或蕃文。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但是流通的不是太理想。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西夏文

李元昊的这些革新,就是为了令党项人,摆脱中原迂腐国学的“毒化”。

李元昊在统治指导思想上,摒弃宋儒理学的“礼义”,采用适应党项社会现状的功利主义和先秦法家的“法治”学说 。使得西夏国力出现翻天覆地变化,一时间打败宋、辽,拓疆扩土,而被“国学”毒化的北宋,一直到南宋被灭,从来没有强盛过。

如果李元昊不是由于乱伦夺了自己儿媳,被儿子割掉鼻子惨死,死时才46岁。也许西夏在历史上的作为,绝对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兴办儒学

但是,西夏经历百年之后,到了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开始对内大兴儒学,重新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

这种变化是致命的,恶果显现在后来每战必败。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或是议和的打打停停,国力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如果西夏后代皇帝,能够秉持开国帝李元昊订立的国策,西夏或许不会被成吉思汗灭族?

西夏可能是历史上被“儒学”毁灭的一个典型案例。

有人会用儒家在日本的兴盛来批判,但请别忘记,德川家康引入王阳明的儒学,只是为了给“下克上”的武士们戴上愚忠、服从幕府的紧箍咒。

儒学自创立之初,就因观点矛盾,立论虚阔而受诟病。先有司马迁的批评、后有汉宣帝的批判、再有东汉班固的指责。但终因有利统治、士子为私欲,经孔子发扬光大后的儒学,导致国人养成的民族性格,口心不一,从小就说着言不由衷的假话。使得整个社会,僵化教条、复古封建,民智不开,这可能也是中国近代处于散沙状态的要因之一。

这种近似观点,早在100多年前,外国传教士中很多人也有,像在山东居住过近30年写出《中国人的素质》的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他也是说服美国政府用庚子赔款创办清华大学贡献者。30年代的专家学者像鲁迅等也基本持近似之看法。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陵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陵门口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陵正门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王陵石牌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王陵之一

被儒学“灭国”的西夏王朝

西夏开国之王雕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