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化的太快,前几天网上还在热热闹闹的讨论“车厘子自由”,如今又出现了个新词叫做“香椿自由”,香椿也因其高达百元一斤的价格被吐槽为“贵妇菜”。

什么是香椿?

很多人可能和笔者一样感到彷徨,毕竟这玩意一没怎么听说过,二没食用过。

根据百度的介绍,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

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通俗点来说,是菜,一种野菜。

然而,最近这个野菜却成为了新晋“网红”。

在某电商超市上搜索“香椿”,100克香椿的价格多在20元左右,所以,1斤香椿跟1只波士顿龙虾价格相当。某电商平台上商家售卖的香椿高达213.99元一斤。

不过在北京南四环边上的一家超市里,不知道是不是靠近新发地菜市场的缘故,香椿价格要便宜一些。来自河北的香椿散落在几个泡沫箱内,价签上标着59.9元一斤。

北京以外,近日有一些地方媒体报道,当地香椿售价高达100元一斤,以致网友纷纷调侃“吃不起”。

香椿为何这么贵?

“香椿每年只能收一次,‘物以稀为贵’,价格贵些也是常理。”这是一些喜欢购买香椿消费者的看法。

香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汉代时就遍布大江南北,唐代、明代、清代都曾将香椿列为贡品。

在药用价值上,《本草纲目》称“椿叶香甘可茹”。苏轼曾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则称“燕齐人采椿芽食之以当蔬”。清代美食家袁枚,也曾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香椿头拌豆腐,“到处有之,嗜者尤众。”

到了现代,香椿因为独特的香气,依然深受很多人的喜爱。

不过,香椿芽价格是有规律的,刚上市时是最贵的,品质也是最好的,后来价格会慢慢降下去,估计跟往年价格也差不多。

其实,就往年供需和价格走势情况来看,受气温差异影响,一些地方的香椿发芽早、先上市,价格自然贵些。而等到旺季时候,香椿大量上市,供应跟上,价格就会降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