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接棒李嘉誠執掌萬億商業帝國 李澤鉅首秀年度成績單)

導讀

截至去年底,長和股東應占盈利按年增長11.11%,長實盈利同比大增34%。李澤鉅表示,自己執掌下的長和系“發展不忘穩健”,與以前相比“沒有什麼變化”。

3月21日,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實業”,1113.HK)和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和記”,0001.HK)同時公佈2018年業績,這也是李澤鉅正式接掌父親李嘉誠的萬億商業帝國後交出的首份年度“成績單”。

外界頗爲關注的是,“李超人”時代之後,李澤鉅執掌下的長和系究竟有哪些變化?

“我想告訴你的是,沒有什麼變化。我在長江工作超過30年,長江的傳統是‘發展不忘穩健’,努力爲資產及股東增值。李生(李嘉誠)作爲公司顧問,還是會提供意見,我和他也還是父子間的夥伴關係,沒有太大改變。”李澤鉅在會上坦言。

李澤鉅1985年加入長江實業,1999年出任長實董事總經理,一直以來主要負責長和系的地產業務及旗下兩間上市公司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與過去的寡言少語相比,21日坐在主席臺中間的李澤鉅開朗了不少,甚至與臺下的記者們開起了玩笑。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長和股東應占盈利爲390億港元,按年增長11.11%;長實的盈利則爲401.17億港元,同比大增34%。

香港樓市“難以預測”

去年8月9日,長實旗下建鋒投資有限公司拿下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地鐵站第三期物業發展項目合約。這是時隔兩年李嘉誠家族首次在香港拿地,外界解讀認爲長和繫有意加大在港投資。此外,李澤鉅接棒後也宣佈了多個重建項目,如和記大廈、紅磡雙子酒店、天水圍嘉湖海逸。

說到香港樓市,李澤鉅表示“難以預測”:“香港住屋有需求而供應有限,外圍市場變化有難以預計的因素,如經濟變化、就業、利率等一定會影響樓市,但無人有水晶球(可以預言)。”他同時強調,物業發展是長和的“老本行”,一定會繼續做下去,但會維持財務穩健。

以長實爲例,截至去年底負債比低於4%。

屈臣氏爲“核心業務”

近日市場傳聞淡馬錫有意出售持有的10%屈臣氏股份,預計交易金額30億美元,阿里巴巴與騰訊均有意參與競購。

李澤鉅稱很難對此進行評論,但他表示,“長和有很多寶貝,很多股東未必知道其中價值。無論經濟好壞,化妝品、保健產品都是剛需。屈臣氏是長和的核心業務,不會出售。”

“淡馬錫與我們的關係相當好,如果他們出售,要做盡職調查的話,我們會配合,他們做什麼我們都支持。”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在會上表示。

2014年,淡馬錫以440億港元向長和收購25%屈臣氏股份。屈臣氏是亞洲和歐洲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商,財報顯示去年屈臣氏零售收入達1689億港元,佔長和總收入37%,位居首位;與此同時,屈臣氏保健及美容產品部門不斷拓展線上線下客戶羣,目前超過1.3億會員,亦是長和系零售板塊的最大亮點。事實上,2013年市場曾傳言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考慮分拆屈臣氏在香港主板上市,對此李澤鉅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暫時無此計劃。

澳大利亞收購再度受挫

李嘉誠商業帝國在海外頻頻大手筆收購,分散配置以公用事業爲主、可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其中歐洲市場尤受青睞,長和系近一半資產位於歐洲,英國一直是其海外“最重倉國家”。

但近年集團不斷加大對澳大利亞市場投資力度,涵蓋港口、基建、電訊等多個領域,且步調更加激進,投資更加集中。

去年6月13日,長和系宣佈將斥資近130億澳元收購澳洲最大天然氣管道公司APA Group。這是李澤鉅接棒後海外投資首戰,但出師不利。去年11月底,澳大利亞政府以不符合該國利益爲由否決了該交易。

事實上,這已是長和系第二次在澳大利亞受挫。2016年,長江基建計劃以100億澳元收購澳洲最大電力網絡Ausgrid 50.4%股權,亦遭澳大利亞政府否決。

就此李澤鉅表示,這並不意味着澳大利亞政府不歡迎中國投資者,“我們任何併購交易並沒有志在必得,也無分勝敗。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在看待這些項目時容易不夠客觀。”

以收入貢獻計,截至去年底,歐洲資產在長和系佔比高達49%,香港、內地19%,亞洲、澳大利亞及相關地區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