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前行

什麼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是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情。

滑動解鎖回憶

1

在新疆,特別是阿勒泰,

我怎樣宣傳

2

自豪的文字和攝影的優勢,

在這裏,幾乎消失殆盡

3

阿爾泰山上的雪逐漸融化以後,

他們才追隨着雪線而去

4

原駐地的牧民

5

一寸光陰一寸金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是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情。

轉場

撰文 攝影 / 趙春江

我一直在想,

在新疆,特別是阿勒泰,

我怎樣宣傳,

才能做到:

費力討點好。

因爲,

我原來引以爲自豪的

文字和攝影的優勢,

在這裏,

幾乎消失殆盡。

因爲,

論文字,

我比不了李娟;

論攝影,

我比不了那些在社會各個行業、

各個角落的攝影愛好者,

更遑論那些已經成氣候的大師了。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當我在中國雪都,

新疆阿勒泰,

盡享春雪融化的聲音的時候,

由此往南,

低於四五個緯度的吉林省,長白山,

正有一場久盼的春雪來襲。

爲什麼?

本次到阿勒泰,

我一直想求證一個現象,

這就是——

李娟兒現象。

爲什麼?

阿勒泰本土作家李娟兒,

給我一個感覺就是:

牆裏開花,牆外紅,

這就是我說的李娟現象。

爲此,我口頭做了問卷調查,

在我問卷的人中,

有剛剛參加工作的、

剛剛考上鄉鎮公務員的小姑娘、

有剛剛退休的處級幹部。

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您爲什麼提出這個問題呢?

我又說,

你們認爲李娟的作品,是不是正能量?

他們又反問我:

您怎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

他們認爲,

李娟的作品,

有生活,寫得細膩,特別接地氣。

攝影家大灰狼說,

李娟是這樣一個人,

就像我們今天聚會,

如果桌子上有一個生人,

李娟都一句話不說,

如果是我們在一起,

她就是另一個人了,

有時候抽着煙,

還跳到凳子上,

特別活躍、開心的樣子。

這次來中國西北最北阿勒泰,

我試圖解讀兩個字:

轉場

首先,

我在時間段上搞清楚了轉場的概念,

就是從3月中旬開始,

轉場的牧民就已經開始上路了。

最早是那些路途比較遠的牧場上的牧民,

他們的轉場,

是從冬窩子向春季牧場轉移,

在春季牧場接羔。

在春牧場接完羔,

等待羊羔能自行行走後,

繼續轉場。

向阿勒泰山南麓而去。

他們一路追隨着雪線,

追隨着雪融化的速度。

這個時間,

大約要持續到5月中下旬或6月初,

一直抵達到他們的夏牧場,

就是阿爾泰山南麓的山腰以上。

對於牧民的轉場而言,

時間段是不同的,

離阿爾泰山比較遠的冬窩子,

轉場從3月中旬就開始了,

而離阿爾泰山近的冬窩子,

包括原駐地的牧民,

他們的轉場,

則要等到5月中旬或6月初。

阿爾泰山上的雪逐漸融化以後,

他們才追隨着雪線而去。

我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經歷轉場,

拍攝轉場。

僅僅兩天時間,

用震撼,觸動,感悟,等等詞語,

來形容我的所見所聞和內心的翻江倒海,

都顯得十分的不準確和淺薄了。

我前邊說過,

在新疆,

在阿勒泰,

我不會做費力不討好的無用功。

如果問我有什麼感想,

我只想說:

以後提拔青年幹部,

任命縣委書記縣長,

市委書記市長,

在進中央黨校各級黨校學習培訓的同時,

讓他們完完整整地,

跟隨一次牧民的轉場。

之後,

讓他們不愛人民,

都很難,

不珍惜自己的工作,

都很難。

這次來中國西北最北阿勒泰

我試圖解讀兩個字

轉場

阿勒泰的羊肉爲什麼好喫?

千年牧道,

遷徙3000公里的美食,

人類創造的活化石,

稀有的旅遊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