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迅速吸金,非法集資人一定會想方設法爲公司及所謂理財產品造勢,最主要的手段即是舉辦各種造勢活動,例如產品推介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組織集體旅遊、贈送米麪油、話費等小禮品,以此招攬、利誘投資人投資理財,極具欺騙性。非法集資宣傳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親友之間“口口相傳”,非法集資人往往利用投資人的親友和地緣關係,慫恿和利誘其不斷發展、拉入更多的人蔘與投資,真是既傷感情又傷錢。

“高新產業,高額回報,安全可靠...”今天檢察官帶領大家盤一盤非法集資的套路

“高新產業,高額回報,安全可靠...”今天檢察官帶領大家盤一盤非法集資的套路

近些年來,非法集資案件持續高發多發,嚴重破壞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也致使集資參與人蒙受嚴重損失。

瞭解犯罪分子的套路,才能增強識別、防範各類非法集資行爲的能力,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檢察官小哥哥一人分飾多角,花式教你防詐騙,快戳視頻,來看看吧!

案例一

非法集資人一般會拿出完備的企業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等手續,證明公司合法、安全和可靠,以此打消投資人內心疑慮。而投資人往往只看到企業營業執照,就以爲該公司有資質募集資金。

檢察官釋法

有公司營業執照不代表國家許可募集資金,從事金融業務需要單獨的批准,必須具備金融業務資質纔可以經辦投資理財項目,投資理財時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者經金融管理部門批准,這“兩看”缺一不可。

案例二

爲了迅速吸金,非法集資人一定會想方設法爲公司及所謂理財產品造勢,最主要的手段即是舉辦各種造勢活動,例如產品推介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組織集體旅遊、贈送米麪油、話費等小禮品,以此招攬、利誘投資人投資理財,極具欺騙性。

檢察官釋法

正規理財無需頻繁造勢,選擇理財產品一定記住要“兩不”:不要被小禮品打動,不接受蠅頭小利的誘惑。“利”字旁邊一把刀,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高新產業,高額回報,安全可靠...”今天檢察官帶領大家盤一盤非法集資的套路

案例三

非法集資人會想方設法套取投資人口袋裏的錢。通過返點、分紅,給參與人初嘗“甜頭”,使其相信把錢投入會有可觀收入,投資人不僅將自己的錢傾囊而出,還往往會動員親友加入,集資金額越滾越大。

檢察官釋法

非法集資宣傳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親友之間“口口相傳”,非法集資人往往利用投資人的親友和地緣關係,慫恿和利誘其不斷發展、拉入更多的人蔘與投資,真是既傷感情又傷錢。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的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應全面瞭解,多方諮詢,“三思”而後行:一思自己是否真正瞭解產品和市場行情,二思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絕不能盲目相信熟人介紹、專家推薦。

案例四

隨着時代的發展,非法集資人爲了集資往往會製造許多新鮮的噱頭,混淆視聽,欺騙投資人蔘與非法集資。例如大量展示或真或假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打着“新型產品”、“新興產業”等幌子進行產品推廣。他們會盡可能地把“餅”畫大,虛構未來前景,誇大預期收益,甚至創設一些流行詞彙或新概念吸引眼球,誘惑公衆進行投資。

檢察官釋法

高科技產業固然需要社會資本支持,但對相關領域毫無瞭解,就跑步入場一擲千金,非常容易落入“假科技真集資”的投資圈套。打着“高新技術企業”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是不法分子的慣用伎倆,對於眼花繚亂的“高新技術”,廣大羣衆一定要多方考證、細緻判斷。牢牢記住,無論企業名氣多大,獲得過多少榮譽,有多少高新技術支持,在沒有金融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的情況下,都不得向社會公衆籌集資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