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資本學習俱樂部

如今,民營經濟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多的GDP,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創造了80%左右的就業崗位。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接連爲民營經濟發聲:

9月19日,李克強出席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發表特別緻辭。他重申,爲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打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落實和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

9月17日,劉鶴在上海調研科技創新工作。他強調,堅持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努力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關鍵時刻,中央高層頻頻發聲,聽到這些,民營企業家們或將振奮的“徹夜難眠”……

1

李克強談到“民營經濟”,臺下三次響起掌聲

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的講話傳遞出四大重要政策信號,尤其是他談到“民營經濟”時,臺下三次響起掌聲。

信號一:

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以更大力度爲企業減稅降費

李克強重申,中國將堅定不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消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不合理障礙,對政府承諾的放寬民營企業准入領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進。

“近年來,中國政府多措並舉着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而中小微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不僅爲國家貢獻了超過50%的稅收,更支撐了中國最大的就業。”李克強的一番話贏得了臺下熱烈掌聲。

李克強表示,將以更大的力度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們會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穩定宏觀槓桿率,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現在池子裏的水並不少了,問題是如何開通疏導機制,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李克強還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要以更大力度通過減稅降費爲企業減負,激發市場活力。不僅要堅決落實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堅決制止給企業增加新的負擔,還要研究明顯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

信號二:

加快落實擴大市場準入政策

李克強強調,“對在中國註冊的中外企業都一視同仁”,絕不能成爲空話,也絕不能出現漏洞。要通過簡政放權、公正監管等政策讓外資在中國的市場上平等競爭。

“中國將以更大力度擴大開放,這是我們作出的自主選擇:

既可以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也可以給國內廣大消費者更多選擇機會,同時,這也是用實際行動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規則。”李克強說。

李克強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大幅放寬了包括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在內的市場準入,這些政策正在加快落實。同時,正在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收費。在前期分批次降低藥品、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

信號三:

捍衛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前夕,美國方面宣佈從9月24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2000億美元產品加徵10%關稅,明年1月把關稅進一步提高到25%。

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聲稱,如果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將會加碼對另外276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國政府則隨即宣佈,將對原產於美國的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或5%的關稅

李克強強調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立場。他表示,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基石,其權威和效力應得到尊重和維護。單邊主義的做法解決不了問題。各方應優勢互補,協力加速新產業革命進程。實現惠及面更廣、包容性更強的發展。

信號四:

推動“雙創”上水平

李克強指出,中國政府將完善政策、創新機制,推動“雙創”上水平

“我們將實施更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侵犯中外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爲堅決依法打擊、加倍懲罰。”

觀點選編:

1、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以此爲契機,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創新的重大舉措。

2、現行世貿組織的某些規則確有不完善之處,大家可以坐下來平等商量怎麼辦,但自由貿易等基本原則必須堅持,各方利益關切應得到充分照顧、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

3、對謀財害命、坑蒙拐騙、假冒僞劣、侵犯知識產權的,不管是新業態還是傳統業態,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堅決依法予以打擊。

4、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5、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出現一定幅度波動,有人認爲是中國有意爲之,這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爲人民幣匯率單向貶值對中國弊多利少。

6、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即將實施,個人稅負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稅負會有明顯減輕。

2

劉鶴: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劉鶴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良好創新氛圍,充分發揮企業家、科研人員等微觀主體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劉鶴指出:

科技創新能力是決定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要深入推進國有科研機構改革,突出結果導向,強化激勵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出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十分突出,目前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來自中小企業,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堅持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努力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3

民營經濟“只會壯大,不會離場”

近期,關於私營經濟“退場”的言論惹發了一陣焦慮。

儘管文章發佈後很快刪除,卻仍然在輿論上掀起軒然大波。《人民日報》率先發聲,指出民營經濟“只會壯大,不會離場”。

文中指出: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但越是在這渡過難關的關鍵時期,越是需要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

事實上,當前民營經濟,尤其是規模較小的中小微企業面臨着生存考驗,黨中央和政府都看在眼裏,並拿出了切實的改革舉措:如通過簡政放權優化政府管理,通過降稅減費減輕企業負擔,通過定向降準給中小微企業輸送活力等。

可以肯定的是,面對困難,不是要讓民營經濟“逐漸離場”,而是要通過改革逐步解決問題。

民營經濟命運的改變,解放了蘊藏在千百萬創業者身上的無限潛力,激發了蘊藏在億萬民衆內心的無限活力。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爲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主體。

四十年來,民營經濟既爲民又富民,既興國又裕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構與面貌。

關鍵時刻,這次國務院總理、副總理的公開表態,可以說是爲民營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

民營企業的“春天”或將真的來臨!

版權說明

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資管視野均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後臺處理,再次感謝!

投稿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