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哪一刻,你觉得自己老了?

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里立马浮出2018年年尾papi酱的一个短视频,一改往日的搞笑风,聊起变老的话题。

以前总觉得自己年轻,突然有一天发现,要拿着保温杯喝水,不知不觉冰奶茶换成了热奶茶。

自己喜欢的歌手,查无此人了。

自己喜欢的漫画,完结了。

自己喜欢的杂志,停刊了。

更让Papi沮丧的是,是她作为已个资深网民,却渐渐不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她开始不认识一些明星,只知道名字但是不知道长什么样,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她的播放器里歌单停留在高中时代,她不愿意再去尝试新的歌曲;

她开始不认识一些网络用语,但是最令她难过的是,她不再想去学习这些新东西。

过去她很讨厌这些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但是如今,她却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我曾经有过跟papi酱同样的心路历程,过去无数次地坚信,对于新鲜事物,我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不断跟进刷新。

可直到有一天,第一次打开B站的我,看到视频的弹幕中不断飘过我闻所未闻的词语,我才发现,原来我早已经与年轻人脱节。

“空降成功、空降坐标、空降指挥部”,看得我一脸懵。

空降是什么鬼?

“23333”这串数字都是什么?

“FFF团”不认识,我只知道SHE。

我带着一连串疑问,去问一个95后的表弟,没想到他却一脸不屑地跟我说了四个字:解释不清。

反正我们年轻人一看就懂,给你解释,你也理解不了梗。

那一刻,我才深深感觉到,自己被年轻人的世界远远抛弃了,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筑成了一堵墙,而你压根没有意识到,其实你已经在墙外了。

02

B站,这个很多70后没听说过没兴趣接触的网站,却是很多95后的心头大好。

刷剧动漫鬼畜,别以为它只是一个娱乐网站,很多95后,把学业学习都搬上了B站。

B站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1827万人在B站学习,相当于2018年高考人数的两倍。课程更是丰富多样,英语、编程、厨艺、画画,连刑法老师,都成了B站的网红段子手。

你总以为B站只有沉迷二次元的小青年,后来才知道,接近1亿的月活年轻用户中,一大批人在学习。

过去,学习是去图书馆书店,上培训班听课,如今,95后打开b站,搜索课程就着弹幕学习思考。

过去,放学后小伙伴们约在一起互相抄作业,如今,95后打开直播,陌生人开着直播互相监督着学习。

过去,我们写日记拍照片,记录着一天美好的生活,如今,95后把一天的经历拍摄剪辑成vlog,上传b站,网友们一起围观评论。

明明有老师,明明有培训机构,明明有同龄人,放着现实生活不理睬,而是在网络的世界里,寻求认同交流。B站的背后,其实是你理解不了的95后。

“95-05后”是富足的一代,比起上一代,他们有着更加丰富的娱乐精神追求,从地下摇滚少年,到软萌元气少女;从宅腐二次元达人,到文艺复古手作控,还有文艺范、宗教迷、社交客、乐忙族、科技咖。

可他们也是孤独而焦虑的一代,95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人的陪伴,他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认同和快乐。

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社交和娱乐的不断虚拟化,在现实生活中孤独的95后,转身走向了更加宽广和通畅的互联网世界,借助独特的文化圈子,通过网线聚集取暖。

对他们来说,邻居的意义远远弱于网友,小区的意义远远不及网络社区,他们渴望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交中寻求着身份认同。

03

不仅仅是社交娱乐,工作和消费上,95后同样是自成一体。

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各个年龄段从业者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7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超过4年,80后3年半,90后为19个月,而95后只有7个月。

与前辈们埋头苦干不同的是,95后更在意兴趣与自我,工作不合自己的心意,那就直接换下家好了。

腾讯此前发布的中国《95后新生代人群研究中》曾这样总结95后的标签:人群、兴趣与机会,也就是95后对于工作内容,兴趣与共事的人更在意。

工作可以一言不合就裸辞,而钱在95后眼里,也更不是事儿,信贷还款如此便捷的今天,储蓄不重要,宠物手办旅行才是95后心头肉。

不得不承认,时代造就了截然不同的95后,而95后,也全然不顾及别人的眼光,肆意生长着。

前段时间,第一批95后进入职场,迎头被一些HR狠狠吐槽。

如今的年轻人太难管理了,佛系找工作,一言不合就裸辞,压根不接受996,本以为这样的吐槽,会引来一大批人对95后的群起而攻之,但是没想到,网络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想要管理95后,必须得调整思路,与时俱进,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年轻人根本不接受”

而如今,很多70后80后的中层高层,纷纷转变态度,学习如何跟年轻人员工相处,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年轻人。

其实道理很简单,理解不了年轻人,你活不下去。

如今的95后,是一个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也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与其吐槽甚至逃避,不如主动了解。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说: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仍然是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当我们必须开始新一轮对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关注和洞察。

可以说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完全由年轻人去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要打开眼界,去理解世界,尤其是主动理解,未来的世界。

年轻人的世界你不懂,不要紧,你会被淘汰的。

04如何和年轻人打交道,是职场必备技能

美国心理学家藤格提出过“我一代”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一届年轻人,从“我们”到“我”,需要的是更多的自由和理解。

刘润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和“我一代”的年轻人打交道,你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态度,他们可能和你拥有不同的价值观,甚至根本没有前辈的概念。

别说老一辈,同龄人在想什么,他们可能也不知道。

所以,和年轻人打交道,你得学习新方法。

刘润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我觉得很实用:

第一,赞扬比批评管用。

年轻人都是被宠大的,所以不习惯打压式管理。在职场,如何激励一个年轻人一直是个很难的问题,出了给钱,其实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种感觉,我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得到赏识意味着价值,而这份价值对年轻人来说很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批评,而是批评的真正目的,是让他们成长。有时候,和年轻人相处,你得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专长。

第二,说重点,别废话。

在职场,和老油条聊天,多少都讲究气氛和方式。但年轻人却受不了这一套,比起唠唠叨叨没有重点的聊天,他们更喜欢直接了当。

他们无法从你百转千回的言论里提炼出你的观点,所以别浪费时间,有话直接说。

第三,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灵活度。

打卡、监控、下班追命call对年轻人来说就是噩梦。中年人能忍受甚至习惯的工作方式,年轻人根本接受不了。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也不接受你制定的规矩。很多人觉得,公司做大必然要有制度,但新世纪的好员工从来不是“管”出来的。

很多人说年轻人懒散颓废,没有上进心,其实追根溯源,都是因为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和迷茫,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真正的感同身受并不容易,但互相理解,也没那么难。

-END-

作者简介:Jenny乔,Jenny乔工作室创始人,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职场10万+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著有畅销书:《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