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張飛是劉備的手下,也是有名的上將。作爲老百姓最喜愛的將領,張飛有以下特點:

其一,張飛是俠,身上有明顯的嫉惡如仇。他糙礪、質樸,狂野、粗暴,甚至還有些兇悍暴戾,如同春秋戰國的那些死士,如同唐傳奇的虯髯客,如同《水滸傳》的魯智深,從頭到腳閃爍着現實主義的光芒:他來自慷慨悲歌的燕趙之地;他曾是個大隱隱於市的屠戶;他嗜酒如命甚至屢屢因醉酒誤事;他口口聲聲自稱“俺”;他開口要麼大吼要麼大笑要麼大哭……

其二,張飛不怕事,敢於抱打不平:他疾惡如仇,毫不姑息黑惡勢力,挺身而出痛打魚肉鄉里的督郵(儘管正史上這是劉備的傑作)。呂布很勇猛,張飛卻在十八路諸侯中,第一個跳出來要和呂布拼命的人物,而且對呂布破口大罵:三姓家奴休走。甚至遭到董卓的白眼,張飛也要提槍躍馬,殺向董卓。

其三,張飛仗義疏財。桃園三結義,張飛是最有錢的,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爲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爲兄,關羽次之,張飛爲弟。

其四,性格粗豪,不拘禮法,毅然決然的迎娶了夏侯淵的侄女爲妻。據《魏略》記載:“建安五年,時霸(夏侯霸)從妹(堂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爲張飛所得。飛知其爲良家女,遂以爲妻。”

其五,大勇的鬥士。爲了劉備的安全,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黃昏中,單人獨騎,抵禦曹兵。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其六,張飛敬愛有本領的將領及賢士。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爲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爲賓客。(華陽國志曰:初,先主入蜀,至巴郡,顏拊心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也!”)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於成都。

這就是張飛,孟子曾說,自己所養的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簡單翻譯過來便是,這浩然之氣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日常生活中長期修養積累而成。長坂橋頭張飛的表現,無疑印證了這種說法。因爲他頭腦簡單,所以他對“義”的信仰是劉備集團中最堅定和純潔的,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懷疑、動搖;又因爲他原本便好打抱不平、行俠仗義,有着一身錚錚鐵骨,所以這種俠義精神,這種浩然之氣,已經如武俠小說裏所謂的內力那樣,長期以來在他的身體裏融會貫通,潛移默化地深入他的靈魂,一俟危急關頭便突然爆發,噴薄而出。這浩然之氣,便是張飛勇猛的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