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滿樓

亂臣賊子

話說1917年張勳入京辦大事成功後,溥儀帝師梁鼎芬奉命前往總統府要求黎元洪退職,爲後者所拒。

事後,梁鼎芬邀集陳寶琛、朱益藩另兩位師傅一起去找溥儀,要求嚴懲黎元洪。

據溥儀回憶,陳寶琛臉色鐵青,之前常有的笑容完全沒有,老夫子幾乎失去控制的對溥儀說:

“黎元洪竟敢拒絕,拒不受命,請皇上馬上賜他自盡吧!”

溥儀聽後喫了一驚,說:

“我剛一復位,就賜黎元洪死,這不像話。……民國不是也優待過我嗎?”

陳寶琛聽後氣呼呼地說:

“黎元洪不但不退,還賴在總統府不走。亂臣賊子,焉能與天子同日而語?”

王闓運笑罵弟子楊度:你這個書呆子,除了捱罵沒啥用

黎元洪,騎馬者

復辟亦誤我

張勳辦大事期間,直隸省長朱家寶得知自己被封爲民政部尚書,大喜之餘,其隨後命全城掛上龍旗,並讓人在大堂上擺起香案,望闕謝恩,行三拜九叩大禮。

然後,由於久疏跪拜,朱家寶行完禮後竟至不起,身邊兵丁只好將之掖起。

回家後,朱家寶爲防覲見失儀,特意每晚練習跪拜,直至膝腿痠軟爲止。

張勳失敗後,朱家寶尚書沒有做成,直隸省長也丟了,恨得他直罵:

“共和誤我,復辟亦誤我!”

臣便是子

1912年清帝退位後,貝子溥倫剪去辮子並參與民國政治,張勳辦大事時他也來參與朝拜,張勳見其腦後無辮,大不悅,遂斥罵其爲愛新覺羅的不肖子孫。

溥倫抗辯說:“宣統帝退位前,已發佈剪辮上諭”。

張勳說:“就算如此,你也違背列祖列宗之命。我是個漢人,尚且知道恪守先皇遺訓!”

溥倫諷刺道:“不錯,不錯,只可惜你不是清室子孫!”

張勳聽後大怒,聲色俱厲地斥罵道:“臣子臣子,臣便是子!”

溥倫見張勳發了蠻威,只能嘿然而退。

王闓運笑罵弟子楊度:你這個書呆子,除了捱罵沒啥用

徒挨一頓罵

楊度鼓吹帝制時,梁啓超罵其爲“下賤無恥、蠕蠕而動的嬖人”,曾與之來往甚密的蔡鍔起兵反袁時也通電要求將楊度等人“明正典刑,以謝天下”。

然後,袁世凱辦大事敗亡後,蔡鍔也很快因喉疾英年早逝。

臨死前,蔡鍔特在遺囑中關照自己的這位老朋友:

“湘人楊度,曩倡《君憲救國論》,附袁以行其志,實具苦衷,較之攀附尊榮者,究不可同日語。望政府爲國惜才,俾邀寬典!”

對楊度的作爲,其老師王闓運則在日記中記了一筆:

弟子楊度,書癡自謂不癡,徒挨一頓罵耳。

王闓運笑罵弟子楊度:你這個書呆子,除了捱罵沒啥用

楊度

小兒無知

清末時期,兩江總督張人駿之子娶袁世凱之女。

民國後,袁迫清帝退位而自己竟爲總統,張人駿爲切齒大恨:“袁世凱欺人孤兒寡母,以取天下,其罪視曹孟德尤過之!”

其子爲孝子,爲順承其意而常託故不見袁,婦以夫故,亦鮮寧家。

張人駿喜曰:“此佳兒賢婦也。”

洪憲袁世凱辦大事時,其子敘官少卿,有人來賀,張人駿愕然:“吾家無喜慶事,何賀之有?”

人告其故。張掀須大笑:“項城爲牢籠人心計,異想天開,俾百官以卿大夫士之頭銜。小兒無知,入其彀中。諸君爲餘賀,徒滋愧怍耳。”

(節選自金滿樓:《漏網之魚:1840-1949中國小歷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王闓運笑罵弟子楊度:你這個書呆子,除了捱罵沒啥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