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石器時代原始人用鋒利的薄石片製成了石刀這種原始工具開始,歷經幾千年的發展,砍刀已經由農業工具演變成了最重要的冷兵器時代戰爭武器。比如我們熟悉的關公大刀——青龍偃月刀 。隨着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文明國家這種冷兵器逐步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在部隊中仍保留有匕首、戰鬥撬等道具武器。

砍刀,又稱長刀、背刀、挎刀。一般約一寸多寬,一尺多長,齊頭,非常鋒利。其鋒利的程度能將直徑一米的圓木剖成木板。中國古代也曾用作作戰的兵器之一,又叫大刀,大砍刀,很多少數民族也使用砍刀,用來砍柴,狩獵等,後有傈僳族木板房的寬大木板,都是用砍刀劈成的。

居住在雲南怒江兩岸茫茫林海中的傈僳族,世世代代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在解放以前的漫長歲月中,弩弓和砍刀便 成了他們日常必需的工具和武器。甚至人死去後,弩弓和砍刀成爲隨葬品與人一起安葬。

這類砍刀刀身較薄通常不超過4MM厚,刀刃長度爲240MM——480MM,重量在600克——850可之間。這類砍刀非常實用,較輕的重量很好控制,長時間的開路也不會太累,而且可以輕鬆砍斷直徑50MM的樹木和很粗的毛竹。是野外作業的首選。

另一類可稱爲砍伐型砍刀,例如我們常見的柴刀和傳統的狗腿。這類砍刀的特點是刀身沉重堅固,刀脊厚達8MM——15MM,並通過刀型調整或配重使重心前移,使劈砍更有力,這類砍刀適合砍伐相當粗的樹木。但由於太重,不易控制,並不適合在密林中開路,除非你有很好的力量。

中國大砍刀 這種刀作爲最典型的傳統冷兵器之一,爲中國所獨有,因爲刀身前部寬厚,勢大力沉,利於劈砍,握持舒適、刀刃鋒利、線條優美等優勢備受士兵的喜愛。應該說,這是一種最具中國特色的刀,稍具兵器常識的人,一眼就可看出,此刀來自中國。

衆所周知,在槍械、炮彈誕生之前,中國製作冷兵器的技術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可別以爲砍刀只用在過去,其實在日本侵華和抗美援朝時期,砍刀就曾被我軍大量裝備,“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唱的就是中國的大砍刀了,就連義和團的弟兄們也用它砍過西洋鬼子,29軍的勇士們用它砍過東洋鬼子。大量的日軍和美軍死於該冷兵器之下,爲我軍戰爭取勝立下了赫赫戰功,中國大砍刀。這把刀在世界上赫赫有名,最早出現於宋代,名爲手刀。刀背厚刃薄,可劈,可砍,可削,可刺,可割,刀法靈活,威力無比。在抗戰及抗美援朝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儘管它沒有繁雜的工藝,沒有華麗的裝飾,樸素得就像一把大菜刀,它來到這世上的唯一目的這是殺敵砍仇,只有它,才把“刀”的內涵闡釋得淋漓盡致。但曾領教過它厲害的人一定永生不會忘記它的神采,在任何場合,它不藏不掖,光明磊落,正正堂堂,舞動起來威風八面,豪氣干雲。

有人認爲,中國的大砍刀拼不過美軍、日軍的刺刀,事實上並非如此。首先說明的是,在戰場上並不是所有戰士衝鋒時都用大刀,凡是用大刀衝鋒者,必是練過武術的戰士,其左右兩翼還有戰士以刺刀對敵,所以用刀的戰士也是一對一,很少有一對二或一對多的時候。而練過武的戰士完全可以用刀將敵人的槍砍斷,大刀的劈、掃、撩、磕對付刺刀非常有效,雙手握刀,刀背磕開刺刀,刀刃直劈敵人,一個連貫動作便令敵人斃命。正因大刀有如此威力,所以纔在戰場上令敵畏懼。因此,它可以算是所有刀類的祖宗。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師傅私人微信:61694592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