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盤指數雖然不咋地,但是漲跌家數對比看,上漲家數是遠遠多於下跌家數的,而且漲停股的數量也不在少數,甚至比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大陽效果還要好,這個現象說明指數是失真的,具備誘空的嫌疑,所以,不排除大盤再次大陽拉起,坐穩扶好!

遇到下跌,很多人總是動搖初心,甚至懷疑本次底部的意義,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避開明顯的錯誤,就會無限趨向於成功,我舉個例子:外國人考中文有一道題:小紅和小王正在聊老馮的時候,老馮來了,小紅說:“喲,說曹操曹操到!”問:文中的曹操是指誰?答案:A、曹操本人;B、老馮;C、小紅;D小王。我們自然覺得這道題很簡單,但是對外國人來說,這道題就不容易了,但是避開明顯的錯誤答案,就會趨向於成功,比如:小紅和小王是明顯錯誤的,因爲他們倆正在聊天嘛!那麼答案就在AB裏挑選,而AB實在分不清楚的時候,二選一的成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了。

很多人不明白目前大盤這麼弱,爲什麼要看漲做多,目前的確很弱,但是別忘記了這裏從月線、周線、日線都是嚴重超跌、嚴重偏離的狀態,這裏不是6000多點,也不是5000多點,更不是頂背離,相反,這裏是偏離低點,這裏是背離低點,很明顯這裏不是逃頂的位置,排除明顯的錯誤,你就會無限趨向於成功,不忘初心。

今天早盤出現過一波分化,節前我在博文《均衡配置化解分化尷尬》裏強調過對策:超跌爲大前提,均衡配置爲策略,別刻意區分大小盤,誰強做誰,分倉,別孤注一擲。股市還沒有到強者恆強的時候,還不是你可以買到就是賺到的時候,所以,也別區分板塊,也別區分大小盤,是最佳選擇。今年除了2月8日我提示過一次工業互聯網板塊之後,再沒有捕捉過板塊,因爲的確暫時無明顯板塊效應,甚至於超跌統計裏,也沒有板塊效應,所以集中精力做超跌反彈即可:超跌股、底背離股、底部漲停股是首選!均衡配置、分倉!足矣抗衡目前的弱勢顛簸。

再有就是耐心了,不要剛種下去的土豆,就非要挖出來看看發芽沒有,你挖幾次,土豆真就死了,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交易的成本有2個:1、時間成本;2、空間成本。節前的快速拉昇,其實給空間成本已經帶來了優勢,節後即便是跳空大跌,到目前也沒有傷害到底部的結構。只是時間成本拉長了,日線級別的底部,時間週期稍微拉長,也是正常的。

一個指標看透主力行爲,關注公衆號 "牛股學堂" :niuguxuetang(長按可複製)回覆關鍵詞 "指標" 即可免費領取一套主力行爲分析指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