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起,行業整頓開始,涉及保健品虛假宣傳、原料藥壟斷、商業賄賂等多項不正當競爭行爲,時間持續5個月,藥店注意!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通知,自8月至12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行動。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執法行動將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展開。保健市場、互聯網、醫藥等領域的仿冒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商業詆譭等不正當競爭行爲,均在嚴查範圍內。

爲期5個月行業整頓開始,涉及保健品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爲

保健品虛假宣傳成檢查重點

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保健食品監管工作座談會,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消費者代表參會。

針對保健食品市場低水平重複、虛假誇大宣傳等突出問題,圍繞保健食品的正確定位、功能聲稱評價方法、註冊備案制度改革、行業清理整治等方面,開門問計。

無疑,在這次專項檢查 中,保健品市場仍是檢查重點。

一直以來,通過擴大功效式的宣傳方式,一批不具備治療功效的保健品被包裝成可以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特效藥,而且多數價格高昂,侵害公民人身及財產安全,嚴重影響市場公平競爭。

2018年至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展多次打擊保健品虛假宣傳行動,權健、華林等保健品企業都受到了嚴厲處罰。

2019年1月8日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公安部、衛健委等 13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爲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衆多違法企業和經營者受到處罰,罰沒款6.64億元。其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先後5次曝光了100個典型案例,僅其中四川一家健康諮詢服務部虛假宣傳的涉案案值就有800多萬元。

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2019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市場監管部門分別對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星宇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江蘇恩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涉事企業作出行政處罰並處罰款。隨着下半年的專項行動深入,大批違規企業將面臨來自多部門的綜合查處。

針對保健市場上虛假宣傳屢禁不止的現象,此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于軍曾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將在保健食品標籤上設置特別提醒區,特別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等內容。

除了虛假宣傳外,以原料藥壟斷爲代表的不正當競爭現象也迎來嚴查。

繼續徹查原料藥壟斷

自2018年以來,以撲爾敏漲價爲代表的原料藥價格壟斷震動整個醫藥圈,原料藥漲價帶來的一系列成品製劑漲價,使一批常用藥價格不斷上漲,甚至出現部分地區斷貨現象。

爲期5個月行業整頓開始,涉及保健品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爲

爲打擊原料藥“抱團”抬高價格的壟斷行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開出了原料藥領域第一大罰單——對三家冰醋酸生產企業台山市新寧製藥、四川金山製藥和成都華邑藥用輔料製造公司處罰1283萬元。此後,撲爾敏唯一進口代理湖南爾康和國內最大的撲爾敏原料藥生產企業河南九勢製藥,也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抱團漲價”收到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243萬元的“罰單”。

嚴查不正當競爭態勢持續,除了以上內容外,商業賄賂也成檢查重點,可以說,此次檢查涉及醫藥行業的多個環節。

據《華夏時報》消息,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嚴查通知,更是要將下半年的行業整頓推向新的高度。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手之前,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甚至財稅部門,針對醫藥領域長期存在的壟斷、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爲也已着手整治。

2019年以來,除了常規的反腐行動,以衛健委叫停藥房託管,財政部聯合醫保局對藥企查賬爲主體,各相關部門對醫藥行業的反不正當競爭風暴正在持續升級。

編排:黎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