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女子半夜遭到毆打”視頻,經大連市警方覈實,系2019年6月22日凌晨1時許,發生在甘井子公安分局華東路派出所轄區的一起警情。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相關新聞

經查,被害人吳某(女,29歲,遼寧盤錦人)當夜在回家途中被一男子毆打,吳某撥打110報警。接警後,甘井子警方連夜立即開展工作,並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經醫院診斷,被害人吳某臉部軟組織挫傷,經治療目前已出院。大連警方將對案件偵辦情況及時向社會予以公佈。

該事件一出,許多單身女性紛紛在網上留言:再也不敢夜晚外出或者單獨外出了。

確實,被害人吳某雖然被鑑定爲“輕傷”,可她在視頻中被毆打的悽慘模樣讓所有人感到心寒。纖弱的女子究竟有什麼辦法去對抗遠強於自己的男性罪犯?讓我看看從老祖先到近現代人的做法吧。

方法一:自我閹割降低被害幾率

今天很多人將一些地區的女孩身着保守的服飾,用紗巾遮住面部等行爲視爲封建對人權的殘害。其實,根據進化心理學,這種行爲可以有另外一種解讀——女性應對暴力時的自我閹割。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有很多案例。在僞滿洲國的末日前夕,日本拓殖團的女性就選擇將自己的頭髮剃去,以降低自己的性吸引力。作爲男性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女人沒了頭髮,那麼魅力至少要降低一半。她們這麼做的理由,是避免自己被攻入東北的蘇軍士兵凌辱。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然而,根據親歷者的描述,如此抹去性別特徵的她們還是沒能逃過一劫

同樣,穿寬大的衣服遮住火辣的身材,用面紗遮擋姣好的面容,用頭巾裹住優美的脖頸,都是女性降低自己性吸引力的辦法。在那個小巷沒有攝像頭,出門幾十公里都沒有執法人員的時代,一名女性若遭受暴力侵犯,她下場還不如吳女士,至少吳女士知道兇手是誰。

正如女權主義者所呼籲的那樣,這種行爲並不能防禦暴力的施加。正如僞滿的日本女性沒有逃過蘇聯人的魔爪,穿着嚴密的女性一樣會被暴力凌辱。女性想要保護自己,必須從其他方面入手。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展覽館中陳列着被侮辱女性的衣服,證實這種方法並不管用

方法二:女子徒手搏擊術

雖然,古今中外多有女將軍或者女戰士的傳說,但大部分文明裏習武通常被看做是男人的專利。近代開始,隨着女權運動的展開和城市化的進行,婦女們也開始浩浩蕩蕩的習武之旅。許多針對女性身體的武術被開發出來,女讀者們想必對此不會陌生。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一種武術可以不需要很強的力量,也可以不需要大量的睾酮素,但必須要足夠的訓練量。一些小姐姐每天只訓練一個小時,每週訓練2-5次,便妄想自己能擊敗匪徒。

筆者只能嘆息一聲,她們真的太小看男女差距,也太小看匪徒的兇悍。要知道男性的睾酮素是女性10-20倍,這意味着在理論上女性獲得同等肌肉的難度是男性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低訓練量的小姐姐的健身效果,可能還不如男子每天花十分鐘舉兩組槓鈴來的大。如果真的遇到歹徒,可以肯定的是,她們面對歹徒的侵害不會比未經訓練的女子強多少。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武術需要足夠的訓練才能發揮作用

但是,能夠做到一定訓練量的女讀者也千萬別得意。你的訓練量大,也並不意味着你能夠擊敗匪徒

舉個例子,許多女生酷愛搏擊操,並認爲這能幫助她們保護自己。可惜,搏擊操雖然看上去很像真正的自由搏擊,可它本質是一種體操。判定一種運動能否算作武術,有一個因素至關重要——是否需要和人對練。任何武術只要是實戰武術都離不開對練,實戰是促進武術的唯一方法。或許健身操之類的體操確實照搬了實戰的招式,可它們沒有真的和人對練,便不能算作武術。因爲真正的實戰中,交戰雙方的“距離感”十分重要。如果,一方並不知道自己的攻擊距離有多遠,擊中對手後能造成什麼影響,那基本輸定了。這裏舉個喫瓜羣衆喜聞樂見的例子:某所謂的格調狂人挑戰那些負有盛名的“傳統武術大家”的結果是什麼,缺乏對練的“大家們”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許多女孩認爲搏擊操也是格鬥術,這點大錯特錯

所以,小姐姐們報名前要記得先看道館或者俱樂部的官網。如果他們一張切磋的照片都沒有,那就要小心是不是被騙了。

即便如此,有意搏擊的小姐姐們也別以爲訓練的場館有對練,便能萬事大吉,訓練的方法十分重要。

這點在一百年前就被日本武術家證實了。

當時的日本格鬥界分爲兩派:一派堅持按照傳統訓練模式訓練,堅持傳授許多來自戰場的陰狠招式,比如喜聞樂見的“踢襠插眼”;另一派則堅持放棄這些所謂的“傳統”,規定了打擊的部位和攻擊的套路。雙方約定比武,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看似更貼近實戰的前者竟然一敗塗地。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前者在今天被稱爲古流空手或者合氣道,後者則是常見的空手道以及柔道

原理其實很簡單——後者要求實際擊打命中才算得分。傳統的訓練模式允許學徒使用“踢襠插眼”之類的招式,可師傅給徒弟“喂招”時,不可能真的讓徒弟的手指插進自己的眼睛,也不會允許徒弟的腿真的踢到自己的襠部。所以,傳統訓練方法是“寸止”,即一方出招插對練者的眼球,但要在命中前停止。師範(即教練)會用手擋一下,表示實戰中這樣算插到了,然後雙方退回原位演練下一招,整個過程幾乎沒有任何肢體接觸。可是,實戰演練必須要雙方儘可能地模擬真實的戰鬥,才能發揮最好的訓練效果。要求實際打擊的近現代武術看似摒棄了一些“殺招”,但這恰恰讓它們變強了。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大山倍達被稱爲“空手道的野獸”,因爲他的打法在許多人眼裏過於暴烈

同樣的原理下,許多教練教給小姐姐的招式,看似十分實用,但很難運用到實戰中。畢竟教練的目的是賺錢,不可能真的給學員踢襠或者掰斷小拇指。

因此,筆者建議小姐姐們不要被所謂殺招騙了,在實戰中真的很難使用。最好最便捷的方法,是找最“大路貨”的空手道、柔道、拳擊等傳統格鬥體育項目。價格實惠,訓練也到位,保證能在實戰中發揮出效果。

方法三:器械防衛的演進

不過,就算是男子也很難堅持長期漫長枯燥的訓練。女性想要取得成果,更要付出許多倍於男子的努力,才能抹平體格上的差距。所以,大部分的女性會選擇器具來保護自己。

這個思路非常正確,人類歷史就是不斷用器具抹平原本不可能的差距。17世紀有這麼一則故事,名叫賽蘭的擊劍手有一位情人——朱麗葉.德奧比尼的女士。出於對愛人呵護,他教了她許多擊劍的技巧,而朱麗葉也學得很認真。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最常用的器具莫過於防狼噴霧

一天,她去參加舞會,並在舞會中的某位女士發生了衝突。房間中的男子要求朱麗葉滾出去,她答應了。不過,作爲交換條件,這些男人需要爲自己的粗魯付出代價——和朱麗葉決鬥。事後,朱麗葉以一對多將他們全部擊敗,成爲當地知名劍客。這很好地證明,在雙方手持武器的前提下,女性可以大大縮短與男人的差距。特別是越近現代的武器,越能抹平男女體格力量上的差距。

2016年9月,一位在美國的華裔女店主就憑藉一把手槍擊退三名入室盜竊的歹徒,被海內外華人視爲華裔武德巔峯。也證實當傳統的冷兵器被替換成熱武器時,這種男女性別差距徹底縮短到可以忽略不計。

國內受制於法律,女性無法配備冷兵器,更不用說熱武器,但防狼噴霧之類的“化學武器”不在此列。筆者建議,如果小姐姐們不願意習武,防狼噴霧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面對暴力侵害,古代女性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這件事對當地華裔社區衝擊很大

不過,並非所有匪徒都是明目張膽地靠近,像這次的吳女士以及南昌紅谷灘事件,歹徒都是出其不意地襲擊,在你意識到發生什麼前就已經被制服或殺死了。習武除了格鬥能力,也能增加反應速度,所以有時間的話還是建議去練武,可以增加逃生的幾率。

尾聲

無論是前不久的紅谷灘,還是這次大連的吳女士,無一例外都是悲劇。這也證明無論治安多好,針對女性的暴力永遠不會停止。是時候將老輩人的“方法一”丟進歷史垃圾桶了,新時代女性需要用新時代的方式自己保護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