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民初後,“乾隆生母乃漢人之女”的傳說可謂不絕如縷,其中流傳更廣的莫過於“海寧陳家”之說。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乾隆爲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聞在乾隆死後不久即盛行於江南,如《清宮詞》:。

清末民初後,“乾隆生母乃漢人之女”的傳說可謂不絕如縷,其中流傳更廣的莫過於“海寧陳家”之說。

《清代外史》中(作者天嘏,亦不知何許人也),即繪聲繪色地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康熙年間,四阿哥胤禛與一陳姓官員關係特好,最巧的是,兩家在同年同月同日各生了一個孩子。胤禛聽後,便命人把陳姓嬰兒抱來看看,以示同喜同賀。

孰料,陳家人把嬰兒接回後頓時傻了眼,這孩子居然由男孩變成了女孩——給掉包了!胤禛是皇族中人,陳家心中憤懣但又不敢得罪,只好自己嚴守祕密,不敢聲張。

雍正即位後,對陳家相當不錯,多人得到升官。等到乾隆朝時,更是對陳家優禮有加,關懷莫名。

陳氏老家在浙江海寧,乾隆遊江南時便住在他家,並對其家世非常感興趣,問得非常詳細。

臨走前,乾隆特意指着中門說:今後把這門給封了,除非天子臨幸,此門不要開!陳家人聽後便將此門封閉。其中文章,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清楚。

陳家洛會是乾隆的兄弟嗎?這事到底有幾分真假?

不過,也有人認爲,雍正王妃易子之事,連雍正也不知道,其實是一筆糊塗帳。倒是乾隆自己覺得像漢人,在宮中屢屢試穿漢服,還問身邊親隨:“朕像漢人嗎?”

旁邊一老臣跪答:“皇上只是像漢人,但對滿人來說,就不僅僅是像了。”乾隆聽後,這才悵然而止。

天嘏說的這個“陳姓官員”,即康雍乾三朝名臣陳世倌,其原籍浙江海寧,並與時爲皇四子的胤禛關係密切。從文學角度而言,這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堪稱佳品。

不過,這還不算完。此後,許嘯天在《清宮十三朝演義》中接着這一故事繼續演繹,說乾隆曾去江南尋母;而許指嚴在《南巡祕記》中說乾隆曾往海寧拜墓;

更有說那個被換走的雍正之女,後來嫁給常熟人蔣溥,後者由此官至大學士,當地甚至修有“公主樓”等。

各種新情節、新段子,可謂活靈活現,異彩紛呈,爲廣大人民羣衆所喜聞樂見。

陳家洛會是乾隆的兄弟嗎?這事到底有幾分真假?

當然,“海寧陳家說”的最高潮與集大成者,莫過於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金庸大作中的主角陳家洛,即被虛擬爲陳世倌的三公子,也就是乾隆的同胞兄弟。

爲引出這一故事,金庸安排紅花會總舵主於萬亭祕密潛入宮中,將陳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給乾隆,其中詳述了當年經過並指出其左股有胎記,以此令乾隆對自己身世產生疑問。

隨後,乾隆將幼時乳母廖氏傳來仔細詢問,由此得知了當年的換子詳情。在知道自己是漢人後,乾隆曾幾次想下令宮中朝中改換漢人衣冠,但都被太后和滿洲大臣攔住。

之後,陳家洛繼爲紅花會總舵主,其勸說乾隆與紅花會結盟,恢復漢人朝廷,由此演繹出一系列的精彩故事……

當然,“海寧陳家說”也不是沒有破綻,如富察敦崇即在《皇室聞見錄》之《辨誣》一文中說:

“俗謂雍正在藩邸時,王妃誕生一女,恐失王眷。適有鄰居海寧陳氏恰生一男,命太監取而觀之,既送出則易女矣,男即乾隆也。夫以雍正之英明,豈能任後宮以女易男?

且皇孫誕生,應由本邸差派太監面見內奏事先行口奏,再由宗人府專摺奏聞,以備命名,豈能遲至數日、數月方始聲報耶?其誣可知!”

陳家洛會是乾隆的兄弟嗎?這事到底有幾分真假?

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乾隆爲海寧陳家之子”的傳聞在乾隆死後不久即盛行於江南,如《清宮詞》:

“巨族鹽官高渤海,異聞百載每傳疑;冕旒漢制終難復,曾向安瀾駐翠蕤。”

這裏說的,即此故事。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雍正換子”、 “乾隆生母乃漢人之女”的傳說還真不是空穴來風,也不僅僅清末革命黨爲了給清朝皇帝潑髒水而發明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