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视力减弱,尤其是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人们总以为中小学阶段是近视的高发期,其实这也是近视的最佳预防期。只要把握得当,近视发病率就能下降。

正常人的眼球20~24岁才发育成熟,中小学学龄前若用眼不当,视力极易受损。近视患者中,少部分人源于遗传因素,而大多数人是后天所致,对后者而言,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近距离阅读、工作时间过长、阅读照明不当、距离过近、阅读姿势不正确等。

眼力健提示: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阅读45分钟-1小时后休息10分钟。

照明光线应该来自左前侧,30-40瓦台灯的亮度正适宜。

阅读距离一般不低于30厘米。

端正阅读姿势,不可躺在床上、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证睡眠时间8-10小时。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补充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

每晚睡前做一次眼保健操,通过自我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和皮肤肌肉,增强眼部血液循环,解除眼疲劳,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若在一个学期内出现近视现象,应立即予以包括眼镜矫正、运用药物、雾视、双眼合像等综合疗法,尽可能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拒绝近视,从小做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