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

“養兒防老”。

然而,

卻有這麼一位老人,

已經百歲的他,

含辛茹苦養大6個孩子,

卻不求半點回報,

不給兒女們添任何負擔,

甚至不同意孩子們,

跟他一個姓。

這位老人名叫,

彭雲松。

百歲老人6個兒女無一跟他姓,但他卻自認毫無遺憾......

他一生養育了6個孩子,

但卻沒有一個,

跟着他姓“彭”。

因爲這6個孩子,

沒有一個是他自己的。

一家七口,

七個不同的姓氏,

這是一個特別的,

七姓之家。

百歲老人6個兒女無一跟他姓,但他卻自認毫無遺憾......

60多年前,

年輕的彭雲松“闖關東”到哈爾濱,

在化工廠做臨時工。

1954年寒冬,

屋外滴水成冰,

一個瘦弱的身軀,

在鐵道邊蹣跚而行,

他幼小的身影,

映入了彭雲松的眼簾。

“孩子多大了?”

“8歲。”

“家裏人呢?”

“沒了。”

沒有考慮太多,

彭雲松只是覺得不能讓孩子受凍,

於是他拉起孩子的手,

“跟我回家吧!”

就這樣,

8歲的閆景成,

留在了彭雲松身邊。

他有了一個“家”,

彭雲松有了第一個“兒子”,

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

彭雲松陸陸續續,

又撫養了5個孩子。

1966年,

彭雲松收養了,

5歲的欒景通,

11歲的張秀清。

1967年,

彭雲松收養了,

12歲的郭廷忠,

9歲的高玉濱。

1969年,

彭雲松又多了一個“兒子”,

8歲的劉玉中。

百歲老人6個兒女無一跟他姓,但他卻自認毫無遺憾......

有人說彭雲松太傻,

養了這麼多孩子,

不讓他們改姓,

也不求他們叫一聲“爸爸”,

反而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也有人說彭雲松心太軟,

起早貪黑養活6個孩子,

一家人生活在單位收發室,

自己賣羊奶 撿垃圾,

也見不得孩子們受一點苦。

在孩子們眼中,

父親彭雲松是個善良正直的人,

他撫養他們長大,

更教育他們要成爲一個好人,

只上過三年私塾的彭雲松,

不善言語,

但他用榜樣的力量,

教會孩子們如何做人。

百歲老人6個兒女無一跟他姓,但他卻自認毫無遺憾......

最小的“老六”劉玉中上小學時,

唯一的鉛筆被其他孩子偷拿走了,

當劉玉中哭着告訴父親時,

彭雲松沒有讓他責怪別人,

而是又買來3支鉛筆,

並告訴劉玉中,

別人“偷”筆是因爲他們沒有,

“這3支鉛筆,

你留下一支,

剩下的送給需要的同學吧”。

在彭雲松的養育下,

六個孩子長大成人,

每個人都成家立業,

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百歲老人6個兒女無一跟他姓,但他卻自認毫無遺憾......

在父親的影響下,

每個孩子都善良正直,

或是本單位的優秀員工、道德模範、

或是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家裏的老五欒景通,

組建了“雷鋒車隊”,

免費接送需要幫助的人。

子女們都有了出息,

彭雲松老人卻拒絕,

和他們任何一個同住。

他執意搬進養老院,

不想成爲孩子們的負擔,

兒女們拗不過,

只得答應父親的要求,

但經常去陪伴父親。

已經99歲高齡的彭雲松老人,

是個名副其實的“潮老人”,

玩電腦、智能手機,

上網看新聞,

甚至還開通了朋友圈。

百歲老人6個兒女無一跟他姓,但他卻自認毫無遺憾......

有人說彭雲松老人很偉大,

他說,

我養我的娃,

是心甘情願做的事,

這不算偉大。

子女們說,

父親就是個偉大的人,

“要是沒有爸,

咱誰能有家,

誰能有今天呢”。

雖然七個人,

姓氏各不相同,

但是這一家七口活出了,

不是親人,

更勝親人的溫暖人生。

(來源:央視一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