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一個人習練太極拳的過程可以分爲五個階段:一是學拳階段,二是修拳階段,三是練拳之着熟階段,四是懂勁階段,五是神明階段。其中之二修拳階段尤爲重要,它決定一個習拳者能否再上一層功夫及今後能否真正掌握太極拳之義。

知道了練太極拳要修拳的道理及自身練拳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就要對照自己所學太極拳的要求,理清頭緒,循序漸進地加以改正。只要堅持不懈,一定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在修拳的過程中,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一、請名師指點

明師往往不一定出“名”,但是,他們確確實實能給予我們莫大的幫助。他們看你的太極拳,並不是單純從外在的動作入手,而是從內在裏看你是不是有雜念。如是,他就會告訴你練拳時“不要空描”,要“精神專一”,要“神意氣相結合”等等。

二、借物相象法

中國傳統太極拳非常注重形象思維,這在太極拳界被稱爲“意識造形”、“借假修真”。比如陳氏太極拳的借物想象法,在不能正確地“虛領頂勁”時,可想象頭上面有一根小細線在輕輕地上提;做玉女穿梭時,一定要想象出古人織布用的梭子等,這些內容都是以前太極拳界祕不外傳的心法。經常這樣體悟,由神意氣構成的內功就有了力量,太極拳背後的內容就可以逐漸身知、心知、神知。

三、時間錘鍊法

以前老師傳授太極拳時,一次並不教許多內容,有時候一個式子竟然讓你練三個月才學下一個,所以,那時候的人真就能練出較好的功夫來。

當然,現代社會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傳授太極拳了,所以,當我們學會了一套拳之後(如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也稱功夫架),千萬不要被授拳者忽悠,學這、學那!一定要讓自已進入用時間之法來錘鍊太極拳的階段,不如此,一味多學套路、器械,甚至推手等,豈不笑談,更不用說功夫上身了。

拳諺說的好:“一遍不忘兩遍熟,三遍四遍長功夫”,這話很有道理,但也要具體分析。時間少者,每天練一二遍,若長期堅持,也能有一定效果。想用太極拳健身者,則需視自身的體質逐漸增加練習的遍數。一般來說,按照神意氣形的要求,舒舒服服地練一遍比神情緊張地練十遍的效果要好。以養生爲目的者,一般每天練習一個小時左右即可。以研究太極拳爲目的,最好能每天練兩三個小時,如能堅持三年以上,功夫自然上身。當然,關鍵的是,還是每次練拳時能不能進入太極拳那種特殊的神意氣和形體之陰陽互根的狀態。拳諺講“拳打百遍動作熟練,拳打千遍其意自現”這個過程,亦是不斷修正太極拳的過程。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