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網約車加收空調費別成“糊塗賬”

近日,有網友稱,夏天乘坐網約車時,請求司機開空調被拒,司機稱“開空調不賺錢”,非要開得額外給錢。對此,滴滴方面表示,司機加收空調費屬於附加費用,是違規行爲。美團網約車方面稱,“關於司機是否開空調我們沒有強制規定,乘客可以跟司機溝通協商,也可以向客服尋求幫助。”(據 8月2日中新網)

網約車司機不開空調自然是爲了省錢,正如有的司機表示,“開空調不賺錢”。還有的司機以個人經驗來證明,8月8日加了230元的油,要是不開空調,大概180元到190元的油費就夠了,開空調一個月就多加1000元成本。但是,乘網約車加收空調費究竟合不合規,卻值得商榷與追問,而不能任由其成爲一筆“糊塗賬”。

誠如報道顯示,滴滴方面表示,司機加收空調費屬於附加費用,是違規行爲;美團網約車方面稱,是否開空調我們沒有強制規定,乘客可以跟司機溝通協商。也就意味着,不同的運營方對此有着不同的態度。不過,即便明知是違規卻又拿不出相應的措施,更或者讓乘客和司機溝通,或者找客服求助,這些顯然沒有站到消費者的利益方面來考慮。

一方是網約車司機確實不容易,開空調增加成本是事實;一方是消費者的權益也須顧及到,既要保障收費價格公道,更應保障乘客舒適與安全。於此,網約車運營方就不能對此置之不理,應保障司乘雙方的合法權益。比如,即便是加收空調費,也應出臺相應的規制措施,以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與知情權,以及兼顧到給網約車司機帶來的成本增加。

從情理角度來講,乘網約車加收空調費並無不妥。關鍵是這筆費用要收在明處。比如,這些多收的空調費是不是基於成本上的增加;還如,這些空調費也應給予規制性措施,謹防其漫天要價;再如,也有必要明碼標價,讓消費者明白消費。況且,只要在消費者可承受範圍內,加收空調費也就能夠得到諒解,畢竟司機掙錢也多有不易。

同樣,對於此類收費相關監管部門也不能大意。一則倘若是亂收費,有必要依法叫停,甚至對相關運營方給予法律懲治;二則倘若允許這樣的收費,也應督促網約車運營方爲收費訂立規矩,以防範亂收費的存在;三則也應暢通投訴舉報機制,讓消費者遭遇到亂收費時能夠第一時間維權,以呵護好消費者權益。

乘網約車加收空調費看似是小事,但也反映出行業發展中管理存在的問題。對於此類問題,無論是監管方還是企業當引起重視,既不能縱容亂收費的存在,也不能任由侵害網約車司機權益現象的發生。否則,難免會讓網約車的發展走倒退路,不僅不利於行業的向好發展,而且也勢必會影響到公衆的出行體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