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魏国有五子良将,蜀国有五虎上将,江东也有自己的一批猛将,那就是被称为“江东十二虎臣”的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十二个人,因为在三国志吴书中这十二人并传,也是东吴的代表武将。

其中,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黄盖、周泰、甘宁等人被人熟知,但其他的武将也立下过不少功劳,比如潘璋,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抓住了关羽。据三国志记载: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

潘璋属于比较早跟随孙权的那一批人,据说他“性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富相还”,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豪杰属于不拘小节的,但潘璋这个人就比较无赖了。不过,孙权正好看中他这点。

潘璋虽然人不咋样,但还是有点能力的,扫荡山贼、荡平贼寇,于是慢慢就做到了豫章郡西安县长、武猛校尉的职位。

合肥之战时,张辽突然杀出,陈武阵亡,宋谦、徐盛后退,潘璋在后军,斩了几个逃兵,让士兵们回头再战,止住颓势。凭借这样的表现,潘璋被孙权提拔,做了偏将军。

后来就是孙权征讨关羽了,潘璋部下抓了关羽等人,这是潘璋最大的功劳。后来,刘备征东吴,潘璋表现也十分出色,被封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

纵观潘璋一生,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的兵马不过几千,但让人感觉好像是有一万兵马。潘璋还在争战驻扎时,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也靠他的军中市场补充军需物资。

不过,同他的功劳一样,潘璋的缺点也十分突出,人品低劣至极。他天性奢侈,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衣服器物都超出了自己的身份而和他人攀比。更为恶劣的是,对一些富有的官兵,潘璋会杀了他们将财物夺走。不过,孙权却因为潘璋的功劳而对这些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吴书·潘璋传》

在《三国演义》中,潘璋是在夷陵之战中被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死的,连心肝也被关兴挖了出来祭奠关羽。而实际情况是,潘璋死于嘉禾三年(公元234)。

我们说,身为武将,因为没有文化,在品行上多少都会有点问题,这也正常,不过潘璋残暴、奢侈,还杀人抢夺钱财,就属于比较恶劣了。所以,可能是罗贯中也看不惯他,因此安排他被关兴复仇,割了人头,还被挖了心,死的也算比较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