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加坡貿易工業部(MTI)週二宣佈下調今年全年GDP的增長預測在0%至1%之間,預計全年經濟增幅將處於預測範圍的中間點。週二公佈的數據終值顯示,受貿易戰和全球經濟放緩影響,新加坡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1%,爲10年來的最低增速。

來源: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週二公佈的數據終值顯示,受貿易戰和全球經濟放緩影響,新加坡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1%,爲10年來的最低增速。新加坡貿易工業部週二再次調低今年新加坡經濟增長預測區間至0至1.0%,低於此前5月預計的1.5%至2.5%的區間,並預計增幅將接近區間的中點。

由於外部環境充滿挑戰,加之本地經濟上半年增長疲軟,新加坡下調今年GDP的增長預期幾乎至零。 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貨幣政策保持不變,央行沒有考慮舉行臨時性(off-cycle)政策會議。

新加坡貿易工業部(MTI)週二宣佈下調今年全年GDP的增長預測在0%至1%之間,預計全年經濟增幅將處於預測範圍的中間點。這是新加坡貿工部在今年5月後再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測,當時的預測範圍爲1.5%至2.5%。

週二公佈的最終數據顯示,第二季GDP環比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爲-3.3%,略好於政府預估的3.4%的降幅;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1%,爲10年來的最低增速。

近幾個月來,隨着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最大的貿易伙伴繼續在貿易問題上爭執不休,這個城市國家的前景變得相當黯淡。這增加了新加坡經濟衰退和可能失業的可能性。

華僑銀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駐新加坡的財政部研究和戰略主管Selena Ling對彭博表示:“作爲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新加坡是最先感受到這一點的經濟體之一。”他說:“我們看到香港等許多地方的經濟增長都被下調了預計,儘管原因可能不同,但這是目前大多數亞洲國家的趨勢。”

新加坡貿易工業部(MTI)指出了一系列不斷增長的經濟風險,香港的動盪局勢、日韓貿易爭端、貿易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英國退歐······等等

MT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外部宏觀經濟背景下,以及全球電子產品週期不斷下滑的背景下,新加坡經濟今年剩餘時間可能將繼續面臨較大壓力。”

“下半年經濟企穩的說法可能已經不存在了。”華僑銀行的Selena Ling表示:“一些財政應對措施可能即將出臺,可能會對企業和工人提供某種有針對性的幫助。”

6月份出口暴跌至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二糟糕水平。5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現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萎縮,在電子行業低迷的壓力下,PMI指數已連續三個月出現收縮。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週二公佈的其他數據顯示,由於電子產品和非電子產品的發貨量雙雙下降,新加坡第二季度非石油類國內出口同比下降14.6%。

“新加坡的增長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最終需求走向爲前提的,而現在的情況預計會糟糕得多,對當地經濟而言同樣如此。”瑞穗銀行(Mizuho Bank Ltd.)駐新加坡的經濟和戰略主管瓦拉坦(Vishnu Varathan)對彭博表示,“貿易戰的連鎖反應可能比預期的要嚴重得多。”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將今年非石油出口預期從此前的2% - 0%下調到-9% ,-8%。

星展銀行(DBS Bank Ltd.)資深外匯經濟學家Philip Wee表示,下調GDP預測“強化了在全球經濟疲弱的背景下新加坡元在今年10月放鬆的理由”。

不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負責經濟政策的副總裁羅賓遜(Edward Robinson)在新聞發佈會上說,貨幣政策將保持不變,央行沒有考慮舉行臨時性政策會議。

但是,此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上週在國慶講話中表示,如果有必要,政府願意刺激經濟。

李顯龍表示,新加坡面臨的問題可能是長期的。他警告稱,現有供應鏈將受到破壞,貿易模式將發生改變,投資流動也將發生變化。

“我們必須爲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做好準備。”(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