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海軍在潛艇方面喫了美軍的大虧,其中日本研製的一艘最大的航母信濃號就是被常規潛艇在家門口擊沉。戰後日本防衛廳根據經驗大力研發潛艇,由於受《和平憲法》限制不能研發核潛艇,所以就研發了多款常規動力潛艇,其中性能最強的是蒼龍級,其最大排水量達到了4200噸,攜帶了瑞典授權的斯特林發動機版的AIP系統,被日媒稱爲世界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

日本政府甚至把它當做打破武器出口三原則的利器,因此日本政府大力向各國推銷這款潛艇,還參加了被稱爲世紀大單的澳大利亞潛艇招標,爲了中標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到澳大利亞推銷,各種感情牌,技術轉讓牌打盡,但是卻敗給了法國的潛艇,而澳大利亞之所以選擇法國潛艇是因爲這款潛艇是根據核潛艇的常規動力版本,其續航能力和噸位都比蒼龍級要強,而且還有部分核潛艇技術,這都是日本沒有的 。此事過後日本軍工並沒有氣餒,最近它們又報道了蒼龍級的最新級‘凰龍’號下水了。

這款潛艇首次搭載了鋰電池,使其續航能力大爲增加,甚至被局座稱爲潛艇技術的革命,劃時代的技術。局座這麼說並不奇怪,我們知道日本的混合動力汽車一直是世界領先,非常省油,加滿一箱油可以一千多公里,是普通燃油版的一倍多,而裝上鋰電池的‘凰龍’也是大幅增加了其水下潛伏的時間,如果按照蒼龍級的一倍多來計算,可能會達到一個多月的潛伏時間,被發現的概率大大減低,完全可以媲美核潛艇。由此可見局座的所言非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