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爭的認知,我們都很熟悉。比如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模式,體現了三個特性:一是陣線明確。敵我雙方陣營明確,界線分明。二是戰爭模式,就是以軍事爲主的對抗模式,敵我雙方的對抗是全方位的,公開地破壞。三是勝負明確,敵我雙方的勝負非常明確,即使停戰,也有明顯的停戰協定,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

在戰爭與和平之間,是安全。安全的升級,就成爲戰爭。安全的消除,就體現爲和平。而不安全,將是各國的常態。這種不安全態勢,是事物發展的必然,也是各種力量博弈的不穩定態勢。爲什麼戰爭與和平之間,要設立一個安全衝突模式?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全球化是大勢,意味着各國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是主流,鬥爭是次要的。要想在合作中獲得更大的利益,那麼鬥爭就可以削弱對手製衡對手的主要手段。因爲鬥爭的客觀存在,也就註定了不安全態勢是常態。二是在覈平衡態勢下,熱戰打不起來,冷戰因爲全球化也玩不起來,要想削弱對方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安全領域的鬥爭。所以,安全鬥爭將成爲大國博弈的常態。

美國打伊拉克提出三非模式,即非線式、非接觸、非對稱。非線式,就是美國的中遠程精確打擊火力,可以繞過伊拉克軍隊的前線防禦,直接打擊伊拉克縱深重要目標。非接觸,就是美國以中遠程精確火力打擊爲主,而不與伊拉克軍隊直接進行陣地接觸。非對稱,就是美國用海空精確打擊火力,打擊伊拉克的地面和海上力量,而讓伊拉克的火力夠不着美國的海空力量,也就無法實施打擊,只能被動挨打。這是戰爭態勢的三非模式。

安全鬥爭也有三非模式,即非線式、非軍事、非本土。非線式,就是雙方既有合作,又有鬥爭,敵我關係不明確不明顯。非軍事,就是雙方鬥爭的領域不以軍事領域爲主,而主要集中在非傳統安全領域。非本土,雙方的鬥爭突破點都在對方本土,而非本國本土。

應對新三非模式,還是要靠人民戰爭來防禦。既要突出重點防禦,又要突出普遍警惕。重點防禦,就是對各地易燃易爆有毒的生產、儲存單位和容易造成重大生態災害的基礎設施,組織力量進行立體、全方位的重點防禦。所謂立體,就是要有空中、地面、地下的防禦力量和設備。所謂全方位,就是不只是防禦外來的特工,而且防止內部的奸細。而且這種重點防禦,不只是應急措施,而是防患於未然的常態部署。同時,要有在本土先發制人清除已知的隱患,才能更好地重點防禦。

要把握安全鬥爭的主動權,首先各級領導必須提高戰略認知,統一思想。對當前全球化時代的大國博弈模式要有新的認知,不能停留在熱戰模式的認知上,也不能停留在冷戰模式的認知上。孫子所說的:知己知彼。首先是對對方戰略意圖的知己知彼。沒有正確的認知,就談不上統一思想和組織力量部署。其次是建立統一的組織指揮力量,加強聯合作戰訓練和編組,以及方案預案的完善,切實有效地打贏安全鬥爭。第三是確定重點防禦的目標,根據重點防禦目標而制訂安全鬥爭防禦方案,才能更好做好防禦。目前看,重點防禦目標就是各地易燃易爆有毒和影響重大生態安全的基礎設施的防護。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思考,僅供參考。不當的地方,還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