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国选手傅园慧以58秒95排名半决赛第三,赛后知道自己的成绩是58秒95时,她说:“啊~~我有这么快??”随后记者问:“今天这个状态有没有保留实力?”傅园慧:“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自带表情包、生命力爆棚!完全出乎常人思维的回答,突破常规才彰显了生命力!

家长的行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偏爱,或者叫“阳光下的阴影”。打着爱的旗号,实质对小孩造成负面的影响

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的溺爱、迁就和偏袒,会导致子女形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性格。这样,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分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愿承担责任,不愿跟别人合作,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遭到大家的冷落、拒绝和孤立,渐渐地就会产生交往焦虑,总是担心别人会不会接受自己。一个总是担心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人,是很难绽放自己的。

过度保护、干涉每时每刻施放者“禁止令”:你不可以这样、你也不可以那样。好比是孙悟空的紧箍咒

由于对孩子的高度期望,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和干涉。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再者,很多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前途发展,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免受挫折,他们事事包办,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每一步都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做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其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导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与犹豫的态度,缺乏主动性。

催促、传递焦虑:快点起床、快点上学、快点吃饭。。。

在孩子的头上永远悬着“马车夫之鞭”。竞争的激烈、生活的压力,父母一股脑倒给孩子。父母没有耐心去陪伴孩子成长。

导致的结果是成年后,只是在焦虑中前行、在焦虑中奔跑。

如何指导孩子培养健全心理

首先是家长的成长、父母的不断学习。

(1) 确定正确合理的价值方面的观点和世界观、爱心的培养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就能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做到冷静妥善地处理事物。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耐受力,从而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

发现傅园慧也是个内心柔软的软妹。像图中这样呼吁保护动物的微博不止一条,而她的微博简介也是:爱猫咪爱狗狗;看见圆球体萌仔欲罢不能;以食为天;一只混天蝎座血统的摩羯座。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咦?)

(2) 对于事情的处理不要的期望过高。

目标应该是通过艰苦努力能达到的,不要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定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要盲目参加不切合实际的竞争,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否则目标落空,遭受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 要善于掌握自我纠正情绪的变化。

要及时提醒和告诫自己控制情绪。并要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积极的文体活动,防止消极心境的产生,使心理得到放松。这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冠军、或正在向世界冠军进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