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不少家庭又該上演“你媽覺得你冷,所以你要穿多點!”“你奶奶覺得你冷,所以你要穿多點!”的爭論。

有一個朋友,孩子才4個月,發了一條朋友圈“寶寶比大人要怕熱,可某些老人就是不聽”,引起了不少人的回應。

由此可見,關於寶寶冷不冷,該穿多少件衣服這個問題,是誘發婆媳問題的導火索。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從科學的角度來談。

判斷寶寶冷不冷,到底該摸哪裏?

判斷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加衣物,許多家長的習慣是摸手。其實,這樣的判斷方法並不完全正確!

因爲,嬰幼兒的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有時候衣服雖然穿了很多,身體都冒汗了,但是手腳卻是冰涼的!

對此,許多兒科醫生也解釋過!

問:冬天給寶寶穿好多衣服怎麼手還是冰的,是穿不夠還是什麼?

@崔玉濤:孩子的心臟力量相對較弱,每次泵血後到達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我們就會感覺孩子的手腳比較冷。只要家長摸着孩子的頸部溫暖,就不用擔心。

@張思萊醫師:孩子冷不冷不以手腳涼爲標準,因爲小兒心臓博出的力量較弱,未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發涼,其實中心溫度並不低,家長盲目給孩子多穿衣服反而不利於孩子自身調節體溫反而容易生病。

其實歸納起來方法很簡單,對於還不會自己行走的小寶寶,由於活動量不大,代謝量低,相對體溫會低一點,所以穿衣的起點標準可以比媽媽多穿一件;如果已經是學步兒童,或者是已經蹦蹦跳跳的學齡兒童,那就不用太擔心了,因爲他們動個不停,代謝量大,相對體溫會高一點,所以穿衣的起點標準可以和媽媽一樣,甚至可以比媽媽少穿一件衣服。

是不是做到這個穿衣起點標準就OK了?No!No!No!冷暖是一個很個性化的感官,不能每一個人都公式化衡量。所以,在做好穿衣起點標準後,三寶媽再教大家一個“一指神功”,可以更精準的衡量孩子的寒熱。

家長衡量孩子冷暖不應該從手腳感覺,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上背心部,如圖所示:

家長只要把一個手指(建議用食指,感覺更靈敏精確)從孩子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孩子衣服夠了;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溼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爲什麼會是以上背心部溫度作爲衡量孩子穿衣溫度的標準?三寶媽順便教大家認識一下位於上背心部的“大椎穴”。

(圖中箭頭所指紅點位即爲“大椎穴”)

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之會,爲手足三陽經的陽氣及督脈的陽氣匯合而成,位於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這樣的醫學術語有點難懂,簡單的方法就是低頭時用手從頭往下摸到脊柱最突出的那個骨頭的下方)。因爲大椎是體現一身陽氣溫度最直接的地方,所以三寶媽選擇這個穴位及其周邊範圍作爲衡量孩子冷熱穿衣的標準,直接方便簡單。

不要小看一個大椎穴,要想孩子體質增強,不易外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保護大椎穴不受涼,大椎受涼,一身陽氣即損;護好大椎,則陽氣未損,邪不可幹。

三伏天的天灸療法(冬病夏治),爲了增強體質,預防治療慢性鼻炎、咳嗽、哮喘、過敏等,大椎穴是必選穴位之一。平時多用手指按壓或者用手掌搓熱溫按大椎,對助養一身陽氣也很有幫助。

心連心月嫂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不要爲了清爽好看就給孩子穿露背裝,尤其要經常出入空調房,保護好大椎之陽氣,到了寒冬就不用爲孩子生病而疲於奔命了。

寶寶穿衣過多,危害也不少!

小兒外科裴醫生在《穿衣強迫症》一文中舉了不少例子,指出家長給孩子衣服穿太多實在是很普遍,情願塞吸汗毛巾也不願脫掉一件衣服,到了冬天更是把孩子裹得像糉子。

嬰兒保暖連體衣服秋冬夾棉純棉男寶寶睡衣哈衣女新生兒衣服冬裝潮 ¥25.8 領3元券

“凍到孩子不應該,但是熱到孩子一樣是會出問題的。”

1、導致捂熱綜合徵。天氣稍微一涼又或者孩子發燒,就給穿得裏三層外三層的,這樣導致產生的熱量無法散發,身體的溫度越來越高散發不出,短時間內大量的出汗還可能導致孩子脫水,休克。

2、降低孩子抵抗力。適當穿多可以避免着涼,但穿太多容易導致孩子更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的變化更脆弱,更容易生病。

3、限制發育。穿衣過多還會限制孩子的肢體活動,讓孩子的運動發育落後。

4、出現皮膚疾病。比如長痱子、毛囊炎等。

天冷了,該如何給寶寶穿衣?

讓孩子不冷不熱,穿得舒適是我們的目標。

網上流傳的溫度穿衣法,相信大部分寶媽都記不住。所以,給孩子穿衣,還得靠經驗+科學。

還不會走路的寶寶,活動量大,代謝低,體溫相對會低一些,可以比媽媽多穿一件。

已經學步的兒童又或者是學齡兒童,穿衣的標準可以和媽媽一樣,又或者少穿一件。

兒科醫生也是這麼說的:

@鮑秀蘭:寶寶晚上睡覺以穿“少蓋多好”爲好。蓋被和大人差不多。白天穿衣,可稍微比成人少一些。

@張思萊:孩子穿衣與成人一樣或多一件衣服,千萬別多穿,孩子愛活動,出汗多,你們想一想他們多難受呀!

但要注意,並不是完全按照這個標準就ok,人體對冷暖的判斷有個體區別,所以還是可以結合“摸頸背部”來判斷哦。

其實,老人家也是很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的,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爲了寶寶好,少點爭吵,多點擺事實講道理,科學愛孩子纔是正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