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企網約車巨頭放狠話:網約車市場必須公平競爭!

........................

對於市場競爭,

很多人意識到,

公平的重要性!

如今,面臨外部監管難題和內部市場格局固化的雙重問題,網約車市場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對於日益趨於嚴格的網約車政策的態度,筆者曾試圖聯繫滴滴、易到等出行公司,未獲得回應,而首汽約車CEO魏東在接受採訪時的觀點,或許代表了時下輿論和公衆的普遍認知。

魏東表示,網約車應具備公共交通服務、專業化和有序發展的屬性。他認爲網約車跟公交、地鐵、出租車一樣,是城市公共交通結構的一部分,因此應該遵守遵從城市的交通管理方向。而網約車行業要發展,需要具備有序發展的屬性,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網約車政策的出臺,就是爲了樹立行業發展基本的規則和邊界,各個網約車平臺應該在邊界內去形成公開公平有序的競爭。

“競爭能夠促進每個企業不斷自我蛻變、自我革命和自我升級,應鼓勵公平、有序的競爭。對於網約車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應該用標準化的流程、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去進行拼質量、拼內容的經營格局,不能單純因爲企業需要發展而忽略了城市交通壓力、城市交通建設的發展。”魏東說。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擺脫“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困局,考驗的將是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而對於內部市場格局固化的問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富民此前的一番表態發人深思:“滴滴公司目前對網約車市場是壟斷的,要打破壟斷市場,鼓勵推動其他的網約車平臺在當地落地,形成和滴滴競爭的局面。”

的確,競爭是保持一個行業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但是至少目前來看,網約車市場的情況不容樂觀。

2018年上半年,網約車市場曾短暫出現過一段“活力期”。3月21日,美團的打車業務開始登陸上海。美團打車聲稱其在上海的日訂單量已突破30萬單,截至3月27日24時,美團打車在上海累計服務乘客超220萬人次。上線7天,出租車成單量累計漲幅達到146%。高德地圖於3月27日宣佈推出順風車業務,已在成都和武漢先行上線,同時開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之後逐步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4月3日,擁有出行、旅遊、酒店業務的攜程也正式進軍網約車行業。

各大平臺拉起大旗彰顯市場優勢,但競爭手段卻和網約車市場混戰時期如出一轍,競價燒錢競爭還是首選。而瘋狂燒錢競價的模式,已經被證明是不可取的,其結果無非是“燒死”競爭對手,再“燒”出一個行業獨角獸,陷入惡性循環。隨着時間推進,剛到下半年,新入主網約車市場的這些企業就紛紛放緩甚至暫停了原有推進計劃,網約車市場在競爭層面又歸爲平靜。

對於網約車行業的未來發展,魏東認爲,消費者爲網約車買單不僅僅是因爲網約車提供了車輛服務,還因爲網約車提供了專業的駕駛服務。專業駕駛員需要具備能夠將乘客安全及時送達目的地的專業性,包括應對惡劣天氣、夜路等各種情況,都是網約車專業化屬性的體現。

“網約車行業歸根結底是一個服務行業,乘客體驗是競爭的核心,而乘客體驗包括互聯網的體驗,例如手機端的舒適度、便捷度、智能化以及司機在駕駛過程所提供給乘客的服務本身的體驗,首汽約車一直努力去將體驗做到極致。未來網約車行業的發展是共同成長共同發展,每個消費者都會是數據的需求方和生產方,網約車平臺需要基於客戶的需求去做更加定製化的產品開發,而其他的商業場景也可以介入網約車平臺,共同尋找差異化發展。”魏東說。

而有消息顯示,京東集團的下屬公司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2018年8月29日更新了經營範圍,工商信息中新增了“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以及“銷售汽車及零配件”“公共汽車客運服務”等業務,有媒體將其解讀爲京東進軍網約車的一個標誌。

這些在網約車市場近似遭遇寒冬的今天,無疑又是一個好消息,而這個好消息能否給網約車市場帶來好變化,我們將拭目以待。

❖ 第一網約車備用號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