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漢的小喫啊~

那可是能說上一個小時

不帶重樣的!

什麼熱乾麪啊、豆皮、米耙耙、

歡喜坨、面窩、糊湯粉等等

每一種都蘊含着不一樣的美味!

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可不是這些,

而是另一種極具武漢特色的老味道小喫,

說起來,身邊老武漢的你也一定不會忘!

那就是糖油餈粑啦!

糖油餈粑

小時候的記憶裏,街邊推着小車叫賣,

熱鍋裏翻炒着一個個湯糰,

看着它們由雪白變作金黃,

咬一口下去,整個人都甜到心裏。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武漢的老街區—長堤街,

尋找隱藏於市井裏的馬卡龍—糖油餈粑。

這家小小的糖油餈粑店,

沒有顯目的招牌,沒有過多的宣傳,

只用它的好味道去吸引人。

每天下午一點鐘,

彭阿姨和她的姐姐開始忙活起來。

在這個不足兩平米的小過道里,

她們的小攤,一做就是二十年。

武漢人早上都喜歡喫鹹一點的東西,

下午就喜歡喫甜一點的。

所以她們一般都是下午開始做生意

街坊鄰里經常來這邊買,

都非常喜歡她們的味道。

覺得她們家裏的餈粑就是原老武漢的味道。

在街角一旁曬太陽的就是糖油餈粑的創始人彭爺爺,

上個世紀40年代的時候,彭家就開始做餈粑,

到了90年代爺爺就把攤位給了女兒和兒媳婦。

彭爺爺說,現在孩子們不願意做這些了,

但如果有人想學這個手藝,我可以教他們的。

長堤街,一條有故事的老街道。

糖油餈粑,讓我難以忘懷的武漢老味道。

武漢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這些武漢街頭的傳統小喫,

承載着一代人的美食記憶,

你還記得

那些很久沒有嘗過的小喫

是什麼味道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