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擔當作爲爭做示範 先行先試勇當先鋒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王利英這是一片被寄予厚望的土地,承載着160萬鶴壁人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夢想。

2012年的那個夏天,省政府下發《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鶴壁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確定了鶴壁新區空間範圍、功能定位等。

2012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鶴壁新區建設的意見》,成立鶴壁新區工委、管委,明確了內設機構爲“一辦五局”。

2013年12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建設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實施意見》,鶴壁新區更名爲“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

一灣碧水攬新城

歷史的機遇賦予這片土地炙手的熱度。

幾年來,示範區按照“三區一基地”(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現代生態宜居區、對外開放示範區、金屬鎂精深加工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的功能定位,以“統籌城鄉發展、各項工作全市領先”爲目標,踏着時代的節拍,迎着發展的大潮,開闢了一條統籌城鄉發展、富民強區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幾年來,示範區牢記囑託、勇擔使命,以建設“科技、綠色、富強、美麗”新區爲己任,按照“三化”協調發展的要求,以產業定位和功能分區爲主導,城市宜居和生態功能區、高新技術產業區、生態高效農業發展區逐漸成爲我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新高地。

幾年來,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順勢而爲、逆勢而上、蓄勢而待,從“一張藍圖”到“現實樣板”,不斷上演着一場場“變形記”,正以她日新月異的姿態、欣欣向榮的面貌,向着率先全面小康,建設品質“三城”的目標大步邁進。

一組數據見證着這樣的嬗變。2018年上半年,示範區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外貿易進出口等一系列指標均位居全市前列。

中秋時節,走進示範區,連片的竹林和各種喬灌木,滿眼翠綠、鬱鬱蔥蔥,彷彿進入一個綠色的世界。而當夜幕降臨,沿河的燈盞與一座座高樓的輪廓燈交相輝映,更似一串串動人的音符,引人無限遐想。

新理念 一張藍圖繪全域,產城融合相得益彰

建區5年間,這裏發生了太多令人驚喜的變化:朝歌文化園鹿臺閣成爲我市新地標,淇澳(yù)翠境園、淇水櫻華園、建業綠色基地成爲周邊人們賞花休閒的好去處,富士康鶴壁科技園、國家863鶴壁科技創新園、恒大城市綜合體、文化風情街項目順利推進,中國(鶴壁)機器人硅谷項目、鶴壁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成功簽約……一條統籌城鄉發展、富民強區的新型城鎮化之路徐徐鋪開。這裏,逐漸成爲我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新高地。

現在人們經常用投資的熱土、生活的樂園等詞彙來形容示範區。

發展之路從無坦途!示範區同樣如此,創業伊始,篳路藍縷,示範區人用改革破解一個個難題,用擔當和奉獻,在一張“白紙”上描繪出如今的美景。

2012年8月9日,省政府批覆,示範區總規劃面積130平方公里,位於鶴壁市區以南、淇縣縣城以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東、鉅新線以西。這130平方公里如何佈局才能真正成爲宜業、宜商、宜居、宜遊的城鄉一體發展的先行區、示範區,是5年前擺在示範區人面前的最大問題。

按照“三化”協調發展的要求,經過反覆論證,示範區以產業定位和功能分區爲主導,將區域劃分爲3個片區:60平方公里的生態功能和城市宜居區、25平方公里的高新技術產業區、45平方公里的生態高效農業發展區。

其中,生態功能和宜居區(淇水灣片區)以企業總部、電子商務、現代教育、現代醫療、“互聯網+”等現代服務業爲核心;高新技術產業區(淇河南片區)以鎂精深加工、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高科技項目等先進製造業爲支撐;生態高效農業發展區(京港澳高速東片區)集生態環保、高效農業、休閒觀光、健康養老於一體。

水秀表演

新突破 一張白紙變油畫,生態新城正崛起

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爲了將藍圖變爲現實,這裏湧現出太多感人的故事,揮灑了太多人辛勤的汗水。

還記得2012年冬2013年初,爲了趕工期,富士康鶴壁科技園A區項目工地上,5個施工單位1000餘名工人冒着嚴寒趕進度。

還記得2013年4月,示範區還沒完全裝修好的辦公室內,傳出的電腦鍵盤敲擊不停、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的聲音。

還記得2016年10月12日,第三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朝歌文化園鹿臺閣廣場開幕時,全國各地遊客雲集鹿臺閣時的情景。

還記得2017年,鶴壁建業綠色基地項目全面對外開放時,裏面熙熙攘攘擠滿了慕名而來的遊客。

還記得今年6月1日上午,中國(鶴壁)機器人硅谷項目簽約的消息公佈後,在業界引起的熱議。

…… ……

在示範區人看來,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除了人和,還有天時和地利的因素。

示範區地處豫北城市羣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北部中心地帶。這裏承南啓北,連貫東西,南距新鄭國際機場130公里,東距天津、青島、日照、連雲港等港口500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107國道和342國道形成幹線公路“十字”交通架構;京港澳高速公路和範輝高速公路形成高速公路“十字”交通框架;京廣高鐵、京廣鐵路縱貫南北,形成了兩橫四縱”的大交通路網體系。

示範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城市建設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完善市政設施,夯實發展基礎,先後投資120億元,建成了“四縱六橫”總長達80公里的城市核心區路網;建設了完備的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系統,市政道路、遊園綠化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5%;市容環境、道路交通、園林綠化等市政設施完善。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把科學設計和依法依規管理作爲最優選擇,健全了各項工作機制,使城市管理進入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軌道,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城鄉環境實現了淨、綠、靚、爽。

一張白紙變油畫,生態新城正崛起。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示範區上下的努力下,如今的示範區鼓動着開放與創新的雙翼,成爲我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新生態 一灣碧水攬新城,一園一卷詩情

“瞻彼淇奧(yù),綠竹猗猗……”2000多年前,《詩經·衛風·淇奧》中這樣描述淇河兩岸美景:遠望彎彎淇河,綠竹青翠葉婆娑。這樣的美景2000多年後又出現在示範區。

示範區圍繞自身優越的自然山水稟賦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深度開發殷商、春秋、衛國等歷史文化資源,不斷豐富文化、生態旅遊元素。該區依託淇河文化旅遊資源,以淇河文化爲魂,傾力打造淇河兩岸生態風貌帶,由西向東建設淇水關古鎮、生態文化島、植物園、淇水櫻華園、淇澳翠境園、朝歌文化園、鹿臺閣水秀、銀沙灘、都市生態農業園等文化、生態旅遊項目,打造全省特色旅遊集散地、全國知名休閒度假目的地。

鹿臺閣博物館作爲示範區的新地標,坐落於淇河兩岸生態風貌帶中的朝歌文化園內,朝歌文化園是以殷商“封神榜”文化爲內涵規劃建設的大型殷商文化主題公園,佔地面積450畝,總投資3.5億元。其主體建築鹿臺閣博物館,採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階、泥牆木骨”的高臺建築形式,分上下5層,高38米,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高大挺拔,氣勢恢宏,大門匾額上3個紅色的篆體字“鹿臺閣”,結合兩條商代龍造型,古樸而別緻。

拾級而上,青石和漢白玉欄板上雕刻着饕餮(tāo tiè)紋、雲雷紋等紋飾,凸顯濃重的殷商文化色彩。

上至閣頂,俯瞰整個文化園,青山綠水,亭臺樓閣,古樸現代融合,如畫美景,盡收眼底。建築南側的大型水秀噴泉項目,長202米、寬30米,最大噴高108米,包含一柱擎天、羣峯崢嶸、雷霆萬鈞、芙蓉出水、鶯歌燕舞、千水觀音等水型,將水與火進行合一,音樂、激光、水幕電影、水下燈光與自然夜空融爲一體,夢幻十足,場面恢宏、氣勢磅礴。

與朝歌文化園呼應而建的文化旅遊風情街,佔地500畝,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文化風情街將旅遊服務中心、民俗藝術博覽、非物質文化傳承、歷史文化展示、休閒餐飲娛樂、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正在建設中原文化旅遊步行街示範項目。

站在示範區南岸眺望,碧藍的淇河水猶如玉帶自北向南流淌,緩緩拐了個彎兒又向東流去,淇河兩岸,綠竹猗猗,碧草如茵,樹木鬱鬱蔥蔥,園路曲徑通幽。

登上寫憂臺,近看可見波光瀲灩,遠眺可望如黛青山,真實再現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意境。

走進淇水關植物園、淇水櫻華園、淇澳翠境園三大生態園區,三步一景、五步一畫,百萬秀竹、千畝櫻花、綠景相連,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十里生態畫卷長廊。

新產業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百花齊放春滿園

你若盛開,芬芳自來。

作爲新建區域,示範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爲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緊緊圍繞現代服務業、高科技工業、現代農業三次產業,圍繞國際國內500強等大集團大企業,廣泛開展了“大招商、招大商”活動,同時不斷改進和完善投資環境,給入駐企業提供多樣化的產業扶持政策、便捷的企業融資平臺、一站式的綠色服務通道。富士康鶴壁科技園、國家863科技創新園、鶴壁建業綠色基地、恒大城市綜合體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戶該區,初步形成了以一二三次產業複合推進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羣。

富士康鶴壁科技園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流水線前有序作業。該園區是示範區引進的重點項目之一,現擁有員工近1萬人,截至目前累計投資超過35億元,已入駐輕金屬鎂合金、蘋果手機零組件、精密模具3個事業羣,日產鎂合金機構件、蘋果手機零組件1.5億件,實現累計產值45億元、利稅4.2億元。

以引入和培育初創企業爲核心的國家863鶴壁科技創新園,是示範區引進的另一個重點項目。據示範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園區總投資15億元,由總部基地、科技加速器、創新創業辦公區、科研教育區、平臺服務區與科技人才公寓六大區域構成。園區建成後,將引進科技創新型企業數十家,帶動和吸納就業8000人以上。

每到週末,鶴壁建業綠色基地田園綜合體內,便會擠滿了休閒度假的遊客。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未來幾年,公司將以建業綠色基地爲平臺,以設施農業爲核心,以休閒農業爲支撐,以科普示範爲延展,以文創農業爲配套,以健康頤養爲根本,將整個園區分爲現代農業示範區、高端頤養中心、淇河生態觀光園三大板塊,致力於建設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集“研發、生產、示範、體驗”爲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綜合體,最終實現高鐵東片區現代農業全覆蓋,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公園”。

伴隨着要素和產業的集聚,示範區的三產服務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恒大城市綜合體、文化風情街、浙江商業步行街、建業壹號城邦、聆海家居展示中心、雅高國際酒店、財富廣場、鶴壁中醫院、北大培文鶴壁中學、鶴高中學紛紛入駐,爲示範區構建宜業、宜商、宜居、宜遊的商務休閒區提供了強力支撐。

5年藍圖繪就,美麗蝶變起航。如今的示範區,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裏交相輝映;碧水浸潤的土地與宜居宜遊的生活在這裏和諧交融;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蒸蒸日上的經濟建設、社會事業在這裏相得益彰;蓬勃而起的一二三次產業在這裏統籌推進、融合發展,新的歷史機遇賦予了這片土地新的生命和活力。

“疾風知勁草”。經歷了5年的風風雨雨、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蹟的示範區人表示,示範區的創業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過,未來的發展中,他們將繼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奮發有爲的精神,進一步突出重點、迅速行動、精準發力,全面加快“科技、綠色、富強、美麗”新區建設,在新的起點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爲,爲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下一個5年、10年,我們一定讓大家看到更美麗更動人的風景!”面對未來,示範區人充滿了信心。 責任編輯:樊翠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