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母婴】孩子超过5岁还常尿床,当心是病

我们一般说的孩子尿床,在医学上叫做小儿遗尿。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曾革凤表示,遗尿在三岁以前的小儿是很常见的,如果三岁以上还是会尿床,拉尿了也不知道,孩子就可能有遗尿或者遗尿倾向。如果到了五周岁以上,每周有多于两次晚上尿床而不自知的情况,则可以判定为「遗尿症」,需要接受治疗,否则将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孩子超过5岁还常尿床

当心是病

遗尿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据统计,7岁儿童10%有遗尿现象,11-12岁儿童5%有遗尿现象,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1%-3%有遗尿现象。曾革凤说,在门诊工作中,青春期的孩子来看遗尿者并不罕见,不少孩子因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受到排挤而伴有心理疾病,有些孩子还伴有学习困难、反应慢、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身高、发育等问题。

引起小儿遗尿的原因很多:如因隐性脊柱裂、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导致排尿反射异常,或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尿量增多,另外还有膀胱功能、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泌尿系统畸形、精神等因素。所以当遗尿患儿前来就诊时,除了查尿常规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外,还需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如腰骶骨X线片等,以明确孩子病因。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效果好

今年五岁的小晨晨,性格非常内向,不愿和同学老师沟通,对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总是「望而却步」,家长也从不带她在外留宿,原来晨晨有个难以启齿的问题——遗尿。

为此爸爸妈妈没少带她去医院求诊,但效果都不理想,每到出太阳的时候,家里的阳台总要「彩旗飘飘」,爸爸妈妈更是心急如焚,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市妇幼中医科。曾革凤根据晨晨的体质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小儿推拿配合脐疗治疗。一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后续每周做三次小儿推拿,三个月后电话回访,晨晨不再尿床了。

据曾革凤介绍,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方法多样、效果较好。肾为先天之本,下元虚寒则遗尿、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肾精不足则智力欠佳;后天之气源于脾,脾肺两虚则乏力、食欲差、遗尿、多汗;脾虚或致心气不足或易生痰湿,痰浊蒙蔽心窍,则使得夜休困寐不醒;肝经湿热者平素性情急躁,肥胖痰湿之体,湿热迫注膀胱而致遗尿。根据孩子不同的表现、不同症状,辨证施治。

除了口服中药外,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同时积极开展外治疗法,采用自配精方熬制膏药贴敷、配合针灸(包括体针、按压耳穴)、推拿等方法刺激相应穴位增强脾肺肾功能,并能疏通经络、提升气机,患儿无痛苦,依从性及临床效果较好,广受家长好评。

荆州晚报 记者宗璇 特约记者邹正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