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太依赖于惯性

《都挺好》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苏家三个渣男渣出了境界,渣出了水平,渣出了新高度。

观众对着屏幕,狠狠把心里的怨气吐槽了一把。

过把瘾就死。这是今天的现实,也是这部剧的现实。

但我不想说剧,我想说惯性。

做人不可太依赖于惯性

惯性是人在生活中经常依赖的一种心性。

是人在日常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更是铸成人性格最关键的一样东西。

有人小时受过伤,留下了恨憾,于是一辈子都情愿活在伤害里。

有人少时受过痛,有过恨,于是一辈子沉在恨里逃不出来。

有人打小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家庭没教给他不达目的不放弃的韧性和坚持,父辈做事就是半途而废,于是他也跟着半途而废。久而久之,到成年到中年,仍然改不了这毛病。凡事顺境中还能坚持,一遇挫折,马上想放弃,马上想另辟蹊径。可生活哪有蹊径,于是所有企图另辟蹊径的人,最终都走向了一个结局:那就是没完没了的放弃,没完没了的废。

还有人染上懒惰的坏毛病,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衣没饭宁可缩着脖子在屋子里等,也不奋力把自己赶到生活的风口浪尖上去。比如《都挺好》中苏家的二公子明成。

一辈子靠娘,娘是他的一切,娘是他的避风港是他的安全船。典型的妈宝男。

还比如苏家大公子明哲,打小被虚荣心蛊惑,在很冠冕堂皇的名义下,行着不光明的事。在光祖耀宗的伟大旗帜下,一点点地丢掉担当,丢掉责任。整个人被高大上的光环笼罩,骨子里却是一事无成的悲哀与无奈。

类似种种,实在是太多。

做人不可太依赖于惯性

惯性是生活给我们的不良的东西,是人性成长中最为糟粕的那一面。但是太多的人,一是意识不到,二是意识到也改变不了。

人不可以太有惯性。

前行途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修正改变自己。

这改变,不只是改变我们的处境,更多地是改变我们的内心,改变我们对事物对世界的认知,改变我们处世做人的方法,改变我们征服世界的手法与信心。

有人为什么屡战屡勇,就是他在战中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及时剔除掉自我身上不良的东西,善于拔掉心田中的杂草。善于从他人学得优秀的品质与人格。

而太多的人为什么一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一遇到不公就抱怨连连。貌似整个世界对他不公,整个世界对他不平?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被惯性拖着,被惯性养成了不健全的人格不健康的心性。

这世界,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且成功者总是失败者的百分之几万分之几。这世界,有人成为富豪就得有太多的人走向贫穷,世间的财富总是朝着少数人的手中流走。

要想成为少数人中的一个,你就必须先得战胜自我,战胜那个小物,而成就一个大我。

要想成为成功者中的一员,你就得坚决打掉身上所有不良的惯性,就不能被过去的自己拖着累着,就不能被心性中那麻木的东西压着,也就是说,你不能老是睡着,而必须是醒着。

以醒着的姿态面对世界,世界才能为你打开一扇门。

做人不可太依赖于惯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