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丹麥國家銀行200週年慶典在哥本哈根舉行。丹麥女王陛下、政府官員和嘉賓得到特別邀請參加了招待會,一同慶祝丹麥國家銀行200週年慶典週年紀念日。

丹麥國家銀行(Danmarks Nationalbank)是丹麥中央銀行,該銀行是一個非歐元區成員的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總部位於哥本哈根。

自1818年成立以來,丹麥國家銀行是丹麥一個獨立的和可信的機構,其主要目標是發行丹麥貨幣克郎和確保其穩定性。丹麥國家銀行理事會負責制定貨幣政策。

丹麥國家銀行總部建築是由著名建築師Arne Jacobsen與Hans Dissing和奧托·魏特林一起設計。Arne Jacobsen去世後,他的辦公室更名爲Dissing+Weitling。

丹麥國家銀行負責管理責丹麥中央政府債務相關問題。該銀行責任劃分是由丹麥政府和丹麥國家財務部之間簽訂的協議。

丹麥國家銀行於1818年8月1日由丹麥國王弗雷德裏克六世成立的。起初,該銀行是一傢俬人銀行,銀行被賦予了90年的貨幣發行權。之後,貨幣發行權由1907年延長到1938年。

在1914年,丹麥政府成爲丹麥國家銀行唯一的銀行家,該銀行在1936年完全脫離丹麥政府。丹麥國家銀行的三個主要目標是確保穩定的價格,安全的支付和穩定的金融體系。丹麥國家銀行通過對歐元實施固定匯率政策來促進穩定的價格。目標是通過貨幣和匯率政策來保持低通脹。在其200年的歷史中,丹麥國家銀行爲穩定的價格,穩定的金融體系和安全支付做出了貢獻。在慶祝丹麥國家銀行成立200週年之際,丹麥國家銀行從7月5日到9月對公衆開放,並舉辦互動展覽。

7月5日到9月開放展覽是互動的,因此觀衆自身也可以對展覽所展示的內容產生影響。例如,在困境遊戲中,公衆有機會嘗試管理丹麥經濟,而使國家不會出現金融危機。

負責祕書處和通信的國家銀行朱莉霍爾姆西蒙森說:我們希望展覽可以幫助和提供給觀衆更好的理解國家銀行的歷史。

1818年通貨膨脹爆發,是金融戰爭的開始,這也導致1818年丹麥國民銀行的成立。

在所舉辦的互動展覽裏,將重點放在當今社會國家銀行的作用,觀衆可以瞭解更多有關國家銀行維護金融穩定和防止網絡攻擊的戰鬥任務、當代問題和信息。

展覽還給出了一個洞察固定匯率政策引擎,並專注于丹麥作爲世界上最數字化的社會,有可能在瞬間將錢轉移到他的鄰國。

總督拉爾斯羅德在丹麥國家銀行200週年慶典大會上講話:

女王陛下、親愛的客人。丹麥國民銀行成立於200年前。從這裏穿過運河,丹麥國家銀行的主樓位於現在的Slot-sholmsgade。它簡單地建在街道中間,你無法避免它。從丹麥國家銀行的角度來看,它的立場很有道理。

一方面是“紅色建築”,甚至當時還有財政部。另一方面,該銀行加入了Christian IV的舊證券交易所。新成立的中央銀行是一家大型企業,它有大約50名員工。但它也有一項重要任務。戰爭,使丹麥經濟處於混亂狀態,它必須治理。戰爭結束時,通貨膨脹率飆升,民衆普遍缺乏信任。必須恢復信任。但這種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轟炸哥本哈根。國家破產。我們從歷史課中重新瞭解這些。丹麥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輸了。鉅額政府預算赤字的資金來自印刷更多鈔票。

主食-穀物,黃油和肉類丹的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300%以上。最近,這種情況僅在Vene-zuela和津巴布韋等國家被超越。當經濟陷入混亂時,誰是最大的輸家?是普通人。我們完全有理由建立一箇中央銀行,負責確保貨幣價值保持穩定。這樣人們才能知道他們的工資是多少,他們可以信任該國的支付方式。並在需要時存錢或借貸。對貨幣價值的信任始終是所有社會的基石。......

(文:彭忠民、朱小軍、王應於;攝影: 丹麥皇家攝影師彭忠民 ;編輯:吳靜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