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又到了一年的尾声了

仿佛弹指一挥间

曲小文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疑问:

在古代

没有钟表、现代化计时仪器等

是如何计算和衡量时间的呢?

古人常说的“一盏茶”、“一柱香”的功夫

又是多久呢?

想知道这些

还要先跟着曲小文

走进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 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 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西游记》中的“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 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 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 凌晨04:12。

其它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叫做“一盏茶”时间。

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明清小说中常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一般来说,算法是这样的: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四周,一周有七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2小时)有八刻,一刻(15分钟)【古时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钟一刻,约15分钟一刻】,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僧祇律》记载:1刹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须臾,1日1夜有30须臾。换算结果:须臾=48分钟,弹指=7.2秒,瞬间=0.36秒,刹那=1念=0.018秒。须臾弹指瞬间刹那=1念。

除此之外,人们还通过聆听鸟鸣鸡叫的方法作为作息时间的一种依据,这无疑是在总结事物规律的基础上而得出来的方法,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深知要珍惜时间,不能随意挥霍浪费。古人的这些聪明才智,实在令我们为之赞叹。到了今天,我们想要知道时间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兜里的手机、腕上的手表都可以告诉我们精确到秒的时间。但依然要懂得珍惜光阴,切勿虚度。

编辑/荣满誉 校对/平薄倩云 审核/张弛

更多“文化曲江”精彩内容

来一场“睡觉交响乐”,这个“音乐之城”有点酷

乐活嗨曲江丨盛夏纳凉?曲小文首选这里!

2018年度“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开始申报

电竞版权能不能赚钱?体育版权的前车之鉴!

“火热古都持续升温” 打造多元创新创业生态区

40度高温下的修炼,西安能否成为下一个“影视之都”?

听说,这个火热的夏天曲江的各大公园、广场都有免费的露天电影可以看

声音曲江丨大暑时节,避暑靠醉酒?

啤酒节云集的西安如何塑造啤酒节IP ?

落户成功的新西安人离理想生活还有多远?

哔,2018已过半程,看曲江如何玩转文化产业圈,占据文化高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