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由熱心腸研究院錄製的類TED演講節目,本號每週二、五更新演講圖文實錄。本文爲第五期第二位演講嘉賓吳開春教授的演講內容,視頻請觀看:腸·道 | 吳開春:23分鐘講透“綠色癌症”—炎症性腸病

引言:什麼是炎症性腸病?爲什麼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罹患這個被稱爲“綠色癌症”的頑疾?如何診斷、鑑別、治療和管理炎症性腸病?新研究和技術給患者帶來什麼新希望?演講者介紹

吳開春 中華消化學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組長;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副院長;熱心腸智庫專家

擅長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胃癌、大腸癌、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消化內鏡診療技術掌握熟練。

先後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軍隊科技攻關等課題20餘項。2000年入選首批“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圖文實錄

大家晚上好!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炎症性腸病(IBD),而炎症性腸病,顧名思義,就是腸道的炎症所引起的疾病。

說起來很簡單,但對我來說是一段特別刻骨銘心的經歷,也是這一段經歷改變了我的一生。32年前我碩士研究生畢業,被學校選派去英國牛津大學留學兩年。

這是一個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可是當聽說我要去學習的內容是關於炎症性腸病,我當時不禁心裏打起了鼓。

因爲雖然我那時已從醫學院畢業,已經工作,但是我還沒有看過、診斷過、 治療過一例炎症性腸病,只是在書本上看到。

我去英國去做炎症性腸病的學習和研究,將會是什麼結果呢?帶着這個疑問,我到了英國。可是那裏的情況,令我大喫一驚。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這張照片,就是在英國牛津大學一個教堂的頂上拍的。在英國,牛津大學是炎症性腸病的研究和臨牀中心之一。

在那裏,我們天天都可以看到炎症性腸病的病人。導師帶着我去出門診、做腸鏡,我幾乎天天都要去手術室,遇見炎症性腸病的病人痛苦的要做手術,大段的腸段被切除。

我也利用這些手術切除的組織、標本和細胞來做一些研究,比如說研究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在這裏面究竟起什麼樣的作用。

也正是這樣一段經歷,使得我對炎症性腸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於我回國以後,雖然在病例不多、很艱難的情況下,獲得了可以說是我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關於炎症性腸病的第一個基金。

之後不斷一路走來,現在我作爲全國中華消化學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的組長,和全國的同道一起,在臨牀研究方面不斷努力,向國外高水平的中心和單位去看齊、去衝擊。

究竟什麼是炎症性腸病?如果說給它一個定義的話,它就是一種原因不明,由異常的免疫所介導的腸道炎症,這種炎症它反覆發作,甚至可以伴隨患者終生。

炎症性腸病至少可以包括兩種疾病,一個是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我們通常叫它UC,另一個是克羅恩病,就是Crohn's Disease,我們通常叫CD。

這是一張腸鏡圖片,從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到紅紅的,全部是炎症,進去一看呢,爛糟糟,糜爛、出血,病人非常的痛苦。

所以炎症性腸病的總的特點就是,病程很長,可以出現各種併發症,甚至致殘和死亡。

有人把它叫做“綠色的癌症”,病人一旦得了這種疾病,會十分痛苦。它的診斷和治療要花去大量的費用,給患者、家屬和社會,都帶來很大的負擔。

我們也在呼籲,國家對於這種疾病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把它按照慢病來對待,使得這部分的病人,能得到更好的診斷和治療。

三十年以前,我們都沒有看過炎症性腸病。可是三十年以後,就完全不是這樣子了。我在剛剛從英國回來的時候,去我們醫院檢索了一下,把我們醫院過去50年的病歷全部翻出來,只找了不到50例的炎症性腸病。

可是現在,我可能一週診斷和治療的患者,都不止50例。從這張圖也可以看到,中國第一例的潰瘍性結腸炎病的報道,是在1956年,比西方整整晚了100年。

雖然說有一個時間的差距,但是我們國家從那個時候開始,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工業化程度的升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腸病的發病也是一發不可收拾。現在的病人越來越多,難治的、複雜的也越來越多。

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現在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發病,都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雖然說我們的發病率絕對值還趕不上歐美,可能是它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但是增長的速度卻非常驚人。

這樣子一個疾病,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可以說,炎症性腸病的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是炎症性腸病有一個共同的發病機制,就是它的發病和幾個重要的因素有關。

一個是遺傳易感性,也就是說它會有家族的聚集性,或者是有一定的遺傳的背景。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免疫的應答反應,它是受遺傳、環境——特別是腸道環境的影響。

另外就是腸道的微生物,它作爲一個引起免疫反應或者是炎症的跟外界環境和宿主之間的一個介質和載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然了,還有一些環境因素,比如說我們每天的飲食。我們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喫的東西也不一樣,我們現在喫的東西,跟30年以前喫的東西是大大的不一樣了。還有些精神心理因素,作爲環境因素。

總之,是內因加上外因共同作用,導致的炎症性腸病。其結果就是,我們的腸道局部有免疫反應持續的存在,導致了腸粘膜的損害,引起腸道的炎症、潰瘍、糜爛、出血等等一系列的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還有些區別。

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潰瘍性結腸炎只發生在結腸,而克羅恩病就不是經典意義上的結腸炎了,可以發生在我們消化道的任何一段。

雖然說它發生的最主要、最常見的部位是我們的迴腸回盲部,也就是大腸和小腸相交接的這個地方,但是,它可以發生在大腸,也可以發生在小腸,甚至可以發生在上消化道的十二指腸、胃和食管。

正因爲發生部位的不同,它所引起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引起粘膜的炎症,所以它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拉肚子,還有膿血便,這些症狀可以反反覆覆、時輕時重。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通常都是年輕人發病,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是最多的,是好發的一個高峯,會影響病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克羅恩病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部位,它的特點不只是腸道粘膜的表淺炎症,而是可以使腸道的全程都發生炎症,可以導致腸道狹窄、穿孔,所以它的最主要的症狀是腹痛、腹瀉、腹部包塊。

如果穿透的話可以形成瘻管,可以累積到肛門、直腸,引起肛門周圍的病變,病人可以經常出現肛瘻、肛裂和肛周的膿腫。

另外,由於它可以累積到小腸,可以影響消化和吸收,導致營養障礙。如果是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病,就可能影響發育,使發育遲緩、停滯。有的時候我們遇到十幾歲的患者,個子可能只有五六歲的孩子那麼高。

克羅恩病還可以引起腸道以外的症狀,往往有的時候最早的表現不是腹瀉或腹痛這樣的病變,而是出現關節的疼痛、皮疹、反覆發作的口腔的潰瘍,這些都是腸外的表現。

除了拉肚子和腹痛以外,還可以出現各種併發症。很嚴重沒法控制的情況下可以出現中度性的巨結腸,長程的,比如說十年以上,二十年、三十年的,這種潰瘍性結腸炎就可能發生癌變。

嚴重的還可以引起出血、穿孔、腸梗阻、腹腔的膿腫、營養不良等等,都是需要緊急的、強力的去處理。

對於一個出現腹瀉、膿血便、腹痛到門診醫院來看病的病人,究竟怎麼樣給他確診呢?

因爲是在腸道的病變,結腸鏡檢查再加上活檢,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檢查。我們在結腸鏡下面就可以看到腸道的炎症,可以是輕度、中度、重度的,還可以出現很深大的潰瘍,甚至瘻管形成等等。

沒有結腸鏡的檢查和活檢的話,我們是難以診斷的。當然有的時候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其他的影像學和生化等檢查來幫助我們去診斷和鑑別診斷。

要確診的話,還需要排除或者是與其他的疾病去相鑑別。因爲很多的腸道疾病都可以出現腹痛、腹瀉、膿血便。比如說,我們的感染的腹瀉,出去沒有喫好,腹瀉、痢疾都是可以出現這樣子的症狀的。

所以說,需要去鑑別,感染性的疾病和一些非感染性的腸道炎症。比如說老年人因爲缺血性所導致的腸道的病變,也是需要去鑑別的。

還有一些特殊的感染,像結核、一些特殊的腫瘤、淋巴瘤這些,都需要去和克羅恩病去鑑別。

對於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如果都發生在結腸,有的時候也是難以鑑別的。

當然我們對於潰瘍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鑑別,是有一系列的方法的。比如說,根據症狀體徵、影像學的表現、結腸鏡下面的表現,還有病理下的一些特徵,我們是可以去加以鑑別的,這些在臨牀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對於一個明確診斷的炎症性腸病,我們怎麼樣去給予治療呢?

首先,以內科、藥物治療爲主,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病人的症狀,在臨牀上我們通常稱爲誘導緩解。一旦症狀解除了,病痛解除了,我們還要去維持這種環節。我們達不到根治,但是要維持緩解,讓它儘量減少復發。

另外,要注意防治它的併發症。剛纔已經提到有的併發症還是很嚴重的,比如說出血、穿孔、梗阻、癌變,這些併發症都是可以危及生命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些都是我們治療要達到的目的。

對於藥物治療,或者是內科治療來講,我們也可以把它分成幾個步驟。

首先,我們要關注、注重我們的一般治療,或者叫基礎治療。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我們要給予足夠的營養,如果有營養缺失、有營養不良,我們要及時的糾正。

因爲他的病情跟營養是直接相關的,如果營養不良得不到糾正,病情也很難得以糾正。我們要關注患者生活的很多的細節,包括飲食、起居和適當的休息,都是必需的。

還有,這些病人都是一個長程甚至是終生的疾病,患者在某一時段的精神心理方面,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應激或者是創傷,所以我們也要關注。

對於藥物治療來講,我們一般分成這樣幾大類的藥物。一種是對於輕中度的患者,我們可以給他5-氨基水楊酸類的藥物,比如說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這些藥物。

但是如果說是中重度的患者,5-氨基水楊酸就可能不夠了,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用皮質激素,強的松、甲強龍、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這些激素類的藥物。

當然,這類藥物的抗炎效果是很強的,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不能夠長期用於維持治療。

對於這些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的,特別是這些激素治療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或者是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撤不掉、那些副作用避免不掉的,我們還需要用免疫抑制劑。

所謂的難治性的IBD,要用免疫抑制劑,像硫唑嘌呤、6-巰基嘌呤、甲氨蝶呤等等這些藥物。

近年出現的生物製劑,也就是針對這些腸道炎症當中的一些相應的靶點的的新藥物,比如說用抗體類的藥物,一些小分子的藥物,去針對這些靶點。

生物製劑的效果是比較強的,它的適應症可能更多的是用於中重度的難治的IBD,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當然它的費用也是非常的昂貴。

那麼,這些藥物或者是內科的治療,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出現了併發症,像出血、穿孔、梗阻、癌變等等,我們還需要去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但是也不要忘了,隨着科學進步和發展,現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術,也會在未來在IBD的治療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比如說,腸道菌羣相關的糞菌移植治療,幹細胞的治療,這些可能都會在IBD的治療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剛纔提到的生物治療,應該說是IBD治療的一個革命,它是在我們對於IBD發病機制明確的認識的基礎上,更加精準的,更加靶向的針對性的一些治療方法。

在炎症性腸病的時候,由於腸道粘膜屏障的減弱,大量的食物或者細菌來源的抗原,進入到腸壁,誘發和觸發了這些腸道的炎症反應,引起了大量的炎症的細胞和細胞因子的聚集,引起免疫反應,導致腸道的炎症所引起的損傷。

針對這些環節研製藥物就可以達到這樣子的目的。現在應該說已經有不少這樣子的生物治療的製劑用到臨牀上了。

一類是影響、阻斷淋巴細胞在腸道聚集的環節,像這些整合素、粘附因子,這些都是一個治療的靶點。還有一些可以阻斷這些細胞的集落因子,就是促進這些炎症細胞增殖的這一類的。

還有就是針對在這個過程當中的許多的細胞因子,也就是說,這些淋巴細胞、免疫細胞所分泌的因子,像白細胞介素: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2(IL-12)、白細胞介素23(IL-23)、白細胞介素36(IL-36)等等。

還有我們目前在臨牀上用得最多的,就是針對在炎症反應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細胞因子,叫做腫瘤壞死因子α(TNF α),是在產生炎症反應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核心分子,如果針對它進行抑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的反應。

現在還有更多不同靶點、不同機制的新藥物不斷出現。

炎症性腸病經過治療可以好轉,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根治。

在整個病程當中,病情也可以自行緩解,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病人來講,它是要反覆的發作,要遷延不愈,甚至不斷的進展,可能出現不同的併發症,所以總體來講它的愈後是不佳的。對於這一類病人,我們的確需要給他格外的關照和愛護。

總的來講,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了聊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就是UC,還有克羅恩病,叫CD。在我們國家來講,炎症性腸病發病逐年增高。

這兩個病的最常見的症狀,由於發病的部位和特點不同,是稍有區別的。UC(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的是膿血便,而克羅恩病最常見的是腹痛、腹塊。

目前來講,對於炎症性腸病,因爲病因還不清楚,所以診斷沒有一個金標準,比較複雜,比較困難,需要綜合的判斷。

那麼對於這個病因不清的病,抑制腸道的炎症反應是我們目前治療的主要目標。

針對這一類病人,因爲這是一個長程的,甚至是終生的病,因此需要我們醫護人員、家屬以及社會,給予長期的治療和更多的關照和管理。

在我們醫院,我的IBD病人都有非常詳細的健康檔案,會定期到醫院來給他進行各方面的指導,包括生活的各方面的指導:什麼時候用藥,什麼時候停藥,能不能生孩子,這些可能都需要一個非常正確或者是細緻的指導。

我來自於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這是我們西京消化病醫院的大樓,我們消化病醫院的院長是樊代明院士。

我們腸病中心就在這裏面的九樓,我們有一層樓專門是做腸病的,我們的臨牀以及一些基礎研究都是在這裏完成的。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麼多內容。

謝謝大家!

(全文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