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界第一的桂冠各國都想極力爭取,很少有能拿到第一卻拱手相讓的情況。不過中國海軍還就真做了這樣一件事:將本來可唾手可得的一項潛艇世界第一紀錄讓給了日本人。據日本媒體報道,10月4號日本自上自衛隊第11首蒼龍級潛艇“凰龍”號下水。該艇也爲日本贏得了一項榮譽:世界上第一個裝備鋰電池的潛艇的國家,對此很多日本人是欣喜若狂。

衆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國的常規潛艇主要是以鉛酸電池作爲動力電池,這種電池雖然在穩定性和安全性上有優勢,但是卻存在着充電時間長、儲電量少的缺點。這使得各國的常規潛艇水下低速水下潛航時間只有3-5天;針對鉛酸電池所存在的問題,各國又將目光投向了AIP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這種技術可以讓潛艇攜帶液氧和在水下驅動小型發動機工作,從而能讓潛艇以4節的航速持續潛航7-10天。不過AIP動力也存在着水下機械噪音較大的問題,而且在有限的液氧用完之後和常規潛艇也沒有區別,於是人們雙將目光投向了鋰電池。

使用鉛酸電池的基洛級潛艇

鋰電池具有很多優點:重量輕、儲電量多、充電速度快,這些都是鉛酸電池無法比擬的。正是因爲優勢突出,鋰電池被廣泛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汽車等諸多領域。不過鋰電池也有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非常容易發生火災。正是因爲鋰電池容易起火,所以各國對鋰電池在艦船應用還是非常慎重的。比如中國在2017年11月就下水了世界上第一首純鋰電池推進的內河貨船,排水量達到到2000多噸,一次充電可高速航行近百公里。從技術角度看,中國完全可以藉此技術成爲世界上第一個裝備鋰電池潛艇的國家。

中國2000噸級鋰電船去年下水

但是中國終究沒有急於將鋰電池推進技術用於潛艇,從而讓日本白撿了一項“世界第一”。對於中國海軍的做法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解,不過美國人卻認爲事情並不簡單。有美國軍事專家認爲:中國海軍擁有多型核動力潛艇,因此對於鋰電池潛艇這種具有很大技術風險的項目,中國不會冒着讓艇員傷亡的風險盲目上馬。中國現在更多的只是在進行水面船艇試驗,並不斷地進行完善;而日本由於沒有核潛艇,要想取得潛艇戰力的突破只能冒着巨大的風險進行鋰電池潛艇試驗。不過美國專家最後認爲:日本以以血換來的經驗教訓最終可能會被中國海軍所借鑑。

日本冒進可能會付出慘重代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