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生營養餐集中統一配送中心覆蓋範圍以外的農村邊遠學校,大力推廣“學校+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實行大宗物品訂單種植、定向採購、定點服務,引導合作社推進農產品種養業基地建設,不斷提高供給能力。同時,堅持需求引導與產業培扶有機結合、建基地與搭平臺有機結合、扶貧與扶智有機結合的“三結合”原則,完善組織方式,建立鏈接機制,實現學校、公司、合作社、農戶在產銷和利益分配上無縫對接,確保學校有供應、公司有產業、產品有銷路、農民有收入、脫貧有成效。

近年來,黔西南州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校農結合”扶貧模式,擴大覆蓋面,扶貧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州共有1450所學校採取“校農結合”模式,與基地、合作社、公司簽約2499個,累計採購農產品6.3萬噸,銷售資金4.8億元,覆蓋貧困人口4.4萬人。

一是建好“一箇中心”。積極推進學生營養餐集中統一配送中心建設,開展學生營養餐集中統一配送。以學生營養餐集中統一配送中心爲圓點,半小時車程範圍內的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現營養餐集中統一配送;一小時車程範圍內的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未實行集中供餐的,由中心配送食材,學校進行加工。目前,除興義市外,全州其餘縣區均已實現學生營養餐全覆蓋。

二是培育“一個基地”。在學生營養餐集中統一配送中心覆蓋範圍以外的農村邊遠學校,大力推廣“學校+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實行大宗物品訂單種植、定向採購、定點服務,引導合作社推進農產品種養業基地建設,不斷提高供給能力。如,望謨縣郊納鎮生態種養業基地有效解決了學校“買菜貴”和貧困羣衆“賣菜難”問題,促進學校營養餐提質增效和貧困戶增收的同時,也探索出一條教育扶貧的好路子。

三是形成“一套機制”。建立一套“校農結合”風險防控有效機制,杜絕在“校農結合”實施過程中出現貪腐行爲。制定“校農結合”各種安全風險管控預案,加強對產品交易、集中供給等全過程的監督和管控,着力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堅決遏制各種事故發生。同時,堅持需求引導與產業培扶有機結合、建基地與搭平臺有機結合、扶貧與扶智有機結合的“三結合”原則,完善組織方式,建立鏈接機制,實現學校、公司、合作社、農戶在產銷和利益分配上無縫對接,確保學校有供應、公司有產業、產品有銷路、農民有收入、脫貧有成效。

四是打造“一個示範點”。每個縣至少打造1個示範點,努力形成營養有質量、供求有保障、價格有優惠、基地有贏利、就業有平臺的“校農結合”示範典型。示範點注重政府統籌、產業培植、農民增收、產銷精準對接、督導考覈,與駐村幫扶緊密結合、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與減貧摘帽緊密結合,確保羣衆實現紅上紅、保底紅、勞務紅、土地紅的增收目標。截至目前,已打造望謨縣效納鎮郵亭村、興義市捧乍鎮堡上村等9個“校農結合”精準扶貧示範點,在當地發揮了較強的示範引領作用。

“貴州改革”微信2019年第226(總第971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