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確實,和城市的繁華比起來,不管農村還是農民給人的感覺都是貧窮以及落後的。在那個年代,有農村人進城發展,有城裏人下放到鄉下當農民,身份發生變化的人很多。

“農民”曾經象徵着勤勞、樸素,人們提起的時候總是帶有崇敬之情。相信大家都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也有很多關於農民的描寫,其中大多是關於農民種地如何辛苦、爲人淳樸等等正面的印象。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民這個詞語卻變成了貶義詞, 它從一部分人的口中說出來就成爲了無知、貧窮的代名詞,以至於現在還有人用農民這個身份罵人。

確實,和城市的繁華比起來,不管農村還是農民給人的感覺都是貧窮以及落後的。正因爲兩者之間的強烈對比,關於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對立言論也都一直存在。尤其是互聯網發達之後,許多城市和農村的網友常常會隔空互罵,而每每有一些土生土長的城市網友用不屑的語氣談論農民時,總有另外一部分網友站出來說:別看不起農民,你家三代往上數都是農民!

對於這個觀點,很多人嗤之以鼻,我國農民真那麼多?難道城市家庭往上數三代就真的都是農民?其實關於這個話題一直都有很多爭論,贊同這種說法的人覺得有的道理。按照時間線推算,現在人的祖宗前三代剛好處於戰爭時期,那個時候社會動盪,人們逃難的逃難,參戰的參戰,城市人口流離失所數量比較少,而農村人口占了絕大多數。

戰爭平息以後,農村人口慢慢安定下來,有的人離鄉背井到城市裏討生活,運氣好的抓住了機會在城市裏立足下來,最後慢慢的發展出了城市的下一代。在那個年代,有農村人進城發展,有城裏人下放到鄉下當農民,身份發生變化的人很多。尤其是高考制度恢復以後,多少農村青年寒窗苦讀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功擺脫了農民的身份, 也爲下一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正因爲如此種種原因,也就有了人們現在口中的“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的言論,也算事出有因。

另外,從前的農民其實也有很多種。比如富農、中農,貧下中農。舊社會農村完全以土地擁有量決定生活質量,手上有田地多的農民光是租金就可以收不少。這部分農民生活安逸,家裏有長工幹活,雖說身份也是農民,但是後代子孫卻可以憑藉祖父輩的財富往城市更好的發展。

而另外一批中農,貧下中農的後代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奮鬥,其中一部分人最終成功躋身城市人行列,而一些家庭條件不好或是本身不夠努力的人,就只能永遠的留在農村發展,這部分農一代也是過的最辛苦,又被人最瞧不起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人口中有大部分人祖上往上數三代確實都是農民,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本就是城市戶口的人,但這部分人所佔的比例卻相當少。其實城市戶口也好,農民身份也罷,大家都是同根生,何必因爲一些被放大的小事情彼此互相計較,爭得面紅耳赤。城市人口沒有那麼高貴,農民也沒有那麼不堪,多一份理解,生活中才不會有那麼多戾氣,不知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