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本网记者 张赛/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赛)10月13日,“第七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新闻史论研究的问题意识”,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同窗会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史观·史实·史料的关系?”“何谓问题意识?”“学术何为?前沿安在?”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程曼丽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兼副会长、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卓南生,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汪琪,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兼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廷俊分别进行主题发言。开幕式与主题发言环节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开和主持。

程曼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的目的是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对当下研究进行解释和反思,同时对未来研究展开探索和争鸣。她认为,在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世界关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探讨新闻史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不但十分重要,也正当其时。

卓南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新闻史论研究‘问题意识’的再思考”,他分别从十年前倡议“问题意识”的背景与意义、中国青年学者缘何欠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普及后的今天对“问题意识”的再思考等内容入手,向与会学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汪琪教授在题为“什么扼杀了‘问题意识’”的发言中指出,“问题意识”所孕育、带动的问题,是所有学习、研究、创意的起始点,而增进“问题意识”需要重建研究者的主体性与重新考量典范的适切性。

吴廷俊教授以“播下几粒新闻学研究的学术种子”为题,分享了自己参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复立10周年的感受。

“青年视点”是新闻史论青年论坛的特色与亮点,在本环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孙继强、重庆大学讲师李松蕾、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汪前军、山东大学教授俞凡围绕“新闻史研究如何‘打深井’”这个议题,就“问题意识:‘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该怎么做’”“审视近代日本在华报刊活动与舆论诱导的新路径”“为什么《大公报》广告可以被研究”“我对‘问题意识’的理解”内容进行发言。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担任会长并起草章程,确立研究会宗旨为“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荣誉教授方汉奇先生曾指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在新闻学刚刚被引进到中国,和新闻事业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始发挥重大作用的时期创办起来的。研究会的会员们以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参加这个会的有关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各项学习和研究活动,他们联系新闻工作的实际,探讨新闻事业的性质和规律,奠定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础。

2008年4月15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恢复成立。复会以来,研究会力求在与历史传统的对话中,开拓创新,探索新闻史论研究的定位与方向。这一问题意识贯穿于学会先后举办的六届年会的主题中:“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暨五四时期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东亚新闻学与新闻事业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新闻史论教育与研究面临的难题与困惑”“如何研究新闻史?如何弘扬学术精神——以《新闻春秋》公开发行为契机”“新闻传播学的本土化与主体性的再思考”“多元·融合·发展:新闻史论研究的视野与定位”。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程曼丽致辞。本网记者 张赛/摄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兼副会长、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卓南生发言。本网记者 张赛/摄

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汪琪发言。本网记者 张赛/摄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兼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廷俊发言。本网记者 张赛/摄

与会学者合影。本网记者 张赛/摄

原标题:第七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赛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