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提倡禁慾,僧、尼一般都要捨棄情慾,否則就是玷污佛門,有辱教規。然而在古代,這些本該最清淨的地方往往成爲貴族淫亂的幌子,唐代的貴族女子們就在佛堂道觀裏上演了一幕幕荒唐的故事……

玉真公主執意做道姑

唐王朝建立之初,統治者爲了鞏固、神化自己的政權,追認道家的始祖老子李耳爲李唐宗室的祖先,將道教定爲“國教”。唐太宗還專門下詔書將道士排在僧尼的前面,後來還將道舉作爲一個考試類型列入科舉考試之中。這樣一來,道士在唐代社會中的地位就很高了。

與唐玄宗一母所生的玉真公主與金仙公主,年紀輕輕的就同時出家了。可以不受宮裏規矩的約束,但朝廷照例供給她們資財,不失公主的一切榮華富貴。經過一年多的修建,玉真公主住進了華麗的道觀,裏面模擬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修建了人工山水景緻。同時入住的另有不少皇家樂團的退休歌舞女郎,還有一些退休宮女,儼然是一座女子宮殿。玉真公主經常雲遊,在名山古剎和大城市裏,擁有多處道觀、別館、山莊、舊居等等。方士和文人時常在她周圍出沒,說白了,人家就是有名的“交際花”,王維就爲她寫過奉制詩,李白更是她的仰慕者。

一朝有四位公主入道

唐朝有玉真公主開風氣之先,後來,玄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幾乎每代帝王都有女兒成爲女道士。甚至達到一朝有四位公主出家的巔峯。這些尊貴美貌的皇家女道士,其實是隨時可以還俗嫁人的。假如她們無心爲人妻的話,就更可以享受到更多、更自由的兩性關係。

公主以當女道士爲理由出了宮,有樣學樣,唐玄宗時期的當朝宰相李林甫的6個女兒個個風流活潑,以其中與李白頗有交情的李騰空最爲著名,後來,她也做了女道士。還有初唐嗣傑之一的駱賓王,也曾經幫助女道士王靈妃寫詩給她的情人。

作爲唐朝皇家公主,她們的婚姻往往也還是要遵從皇家的顏面和政治需要的。但是,嫁出去之後,公主們的所作所爲,就往往不是夫家能夠控制得了的了。高陽、襄陽、太平、安樂、郜國、永嘉等等公主,都有一大羣的情人。其中也不乏與情人兩情相悅的例子。比如高陽公主與辯機在寺廟中長期偷情,再比如襄陽公主甚至還曾經向情人的母親行兒婦的禮儀。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出家人除了教規,不必再受世俗約束;一旦連教規都敢蔑視了,那就真是天不管、地不管、爹媽都不能管了。名門千金要自由,沒有比這個更徹底的辦法。

唐代后妃多有出家經歷

先是武則天。當她還是武媚孃的時候,曾被髮放到感業寺當尼姑,這顯然非她所願,她憑着頑強的生命力把自己從枯燈古佛前解救了出來。

太平公主也出過家。她8歲時出家爲女道士,替去世的外祖母祈福,但仍住在宮中。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則天不願意,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藉此來避免和親。20歲的時候,太平公主終於按捺不住,主動要求嫁人還俗了。

至於楊玉環的做女道士,則是充分利用“女道士”這種身份,來抵消她曾嫁人的事實。唐玄宗和楊玉環以爲,這樣就能把自己的履歷洗白了,壽王見媳婦被父皇搶去,半句話也不敢說,只好忍氣吞聲。

民間女子跟風者衆多

換上道袍,道觀裏的女郎,成爲男人最後的性幻想對象。她們過的是啥日子?女道士有時在道觀中公開講經,風姿妖嬈,招蜂引蝶,惹得一些紈絝子弟爭相前來觀看。正因爲道觀或寺院如此方便,於是,就有了唐代女子與出家人更深的糾葛。這些公主、嬪妃入道修真,帶動了一撥知識女性,像李冶、盧媚娘、卓英英、楊監真、郭修真都在這裏寫下不少好詩,同時也撩起了道觀裏的無邊春色。

當時在民間,也有很多女子爭先恐後做女道士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才女如魚玄機。唐朝女權思想走強,一部分女孩不願意嫁人,寧願單身,過更爲自由更多選擇的愛情生活。“女道士”就是比較體面的身份掩飾。“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宛如沙龍的女主人。還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載的,再重新配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