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縣委書記朱亞明深入洋橋鎮東黎村委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以政策爲準繩,結合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措施,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產業扶持、基層黨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紮實做好庫區移民工作。

調研中,朱亞明逐戶走訪了東黎村委東浪村一、二、三隊村民,與低保戶覃教忠,貧困戶龍大奎、覃介遠、韋春連等親切交談,認真瞭解每一戶羣衆當前的生產生活、家庭脫貧增收等情況,詢問就醫就學有關惠民政策是否得到落實。朱亞明鼓勵羣衆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在黨的關懷下,把日子過好,把兒女撫養好、教育好,叮囑當地幹部要真正俯下身子察實情,多關心移民羣衆的生產生活,追蹤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用心用情爲貧困戶提供有效幫扶,同時因地制宜,在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進行產業規劃,幫助困難移民羣衆儘快脫貧致富。

當天下午,朱亞明在東黎村委會主持召開了座談會,認真聽取縣相關部門、鎮村幹部的相關工作彙報和庫區移民代表的心聲,就羣衆提出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讓移民羣衆放心、舒心,得到實惠、感受到黨的溫暖。朱亞明指出,當前由於移民羣衆對政策理解不到位、主導產業尚未成型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產生移民羣衆對工作配合不夠等問題。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開拓思路,發揮移民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引導移民羣衆積極配合黨委、政府的各項惠民工作,確保移民羣衆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要視移民爲親人,設身處地爲移民羣衆着想,千方百計爲移民羣衆解決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讓移民羣衆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要妥善處理好移民羣衆部分土地確權、資產移交等問題,在保障羣衆利益的前提下,積極開展項目建設工作。

朱亞明強調,庫區移民工作需要守正篤實、久久爲功的“釘釘子”精神。全縣各級幹部要把精準務實貫穿移民羣衆發展全過程,嚴格執行政策要求,合理規範標準,不突破政策界限,不增添羣衆負擔;要加快完善東黎村委排污、改廚改廁、綠化、硬化、飲水等相關配套工程,着眼於長遠可持續發展和常效管理,從規劃入手,從源頭上、根本上抓村容村貌等環境美化、優化工作,讓羣衆紮根於新環境;要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和傾斜力度,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錦上添花”,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提高移民收入;要完善村務公開、村級黨組織建設的工作制度,成立村級理事會,做好監督工作,力求村委使用資金公開透明,建立完善好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幫扶責任人要入村入戶實地瞭解貧困戶需求,做好創業就業指導,堅決不能只做“記賬員”,用心用情做事,幫助東黎村委逐步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

縣領導張世輝、熊華、潘蔭文、李春亮陪同調研。

10月15日,縣長穆賢清帶領調研組到洋橋鎮東黎村委調研,與庫區移民代表、鎮村幹部座談,認真聽取移民的心聲,現場釋疑解惑,增強移民羣衆安心紮根、創業致富的信心。

縣委副書記張世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必華,副縣長李春亮參加調研。

調研座談會上,穆賢清認真與庫區移民代表進行交流,傾聽他們的訴求,詳細瞭解庫區移民的生活和產業發展情況。針對移民羣衆普遍關注的問題,穆賢清要求,當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正面宣傳和引導,注重強化移民法制教育,深入紮實地做好移民羣衆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確看待國家政策難以解決的問題,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爭取政策扶持,加快推動問題解決,確保各項移民搬遷政策和後扶措施落到實處;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移民增收致富產業扶持,切實改善移民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要繼續重視各類農業項目的管理,全力幫助移民羣衆發展生產,不斷增強移民羣衆增收致富的能力,以促進移民區域健康發展,和諧穩定。

穆賢清強調,當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時刻把移民羣衆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圍繞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多做解民憂、濟民困、便民利工作,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他們能安下心來、紮下根來,積極創業,建設美好的新家園。

記 者:溫塏瀾

編 審:黃日強 伍海瑛

編 輯:韋曉雅

賓陽發佈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