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赤峯道,當年是法租界32號路,又名豐領事路,曾是有名的督軍街,山東軍閥張宗昌、皖系軍閥盧永祥、直係軍閥孫傳芳等人的別墅就在路旁。張學良以張作霖五夫人張壽懿的名義,在豐領事路購買了一幢巴洛克風格的洋樓。張學良自己說過:“我的事情是到36歲,以後就沒有了,從21歲到36歲,這就是我的生命。”從21歲到36歲這十五年,張學良在天津斷斷續續生活了八年。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擊敗直系吳佩孚軍進駐華北,年僅24歲的張學良指揮奉軍第三軍強行突破山海關,少帥威名自此服衆,張學良升爲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後來一度成爲全國陸海軍副總司令。

1932年,張學良在瀋陽創辦東北大學,得到了南開大學創辦人張伯苓的大力支持。張伯苓兼任東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又推薦寧恩承到東北大學出任祕書長,執行校長職務。受張伯苓影響,張學良也提出“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重體育”的主張。1929年,華北運動會在東北大學運動場舉行,東北大學學生劉長春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全國記錄,百米成績是10.8秒。

1932年7月1日,在東北大學第四屆學生畢業典禮上,張學良宣佈:劉長春、於希渭將代表中國去美國洛杉磯參加第十屆奧運會,他還以個人名義捐出8000大洋作爲代表團赴美經費。由於日本人的阻擾,於希渭未能登上赴美的航船,最終劉長春孤身一人悲壯上路,成爲站在奧運會運動場上的第一位中國人。如果少了張學良的支持,中國奧運會的歷史就要重寫。

張學良喜歡車。他在天津的洋行買了一輛美國產哈雷摩托車,騎着摩托車從天津到北京,又從北京騎回天津。1929年的一天,在瀋陽,他和自己的結拜兄弟、遼寧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商量要製造汽車。隨後李宜春從美國買來一輛瑞雪牌卡車,帶領工人把車拆卸成1750個零部件,對零部件進行仿製,最後再重新組裝。1931年5月31日,遼寧迫擊炮廠成功組裝出一輛1.8噸75型載貨汽車,張學良給這部車命名爲“民生”。可惜不久後東北淪陷,日軍搶走了製造廠生產的所有汽車和機器零件。

張學良從小學習古文,善書法,也愛收藏。從二十多歲起他就開始收藏書畫,收藏曆史長達七十多年,自認中國北方收藏第一。他曾收藏古代書畫600餘件,其中有王獻之的《丙舍貼》、小李將軍的《海市圖》、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圖》、宋徽宗的《赦書》、米友仁的《雲山圖》等,均爲珍品。九一八事變後,《舍內帖》與其他很多書畫藏品均被日軍將領盜走,今已不知下落。

張學良有兩個妻子都是天津人。一個是二夫人谷瑞玉,1904年出生在天津楊柳青,父親是俄國人,母親是中國人,自幼接受西式學校教育,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張學良和谷瑞玉在天津公開舉行婚禮。1931年1月,兩人解除婚姻關係,張學良在天津英租界爲谷瑞玉買下一幢小樓,又給她10萬元作爲生活費用。後來谷瑞玉終生未再嫁,直至上世紀80年代去世。

另一個就是趙四小姐趙一荻。趙一荻出生於香港,後全家遷居天津。少女時代,趙一荻與張學良在天津相遇,他們共同走過了大半生,傳奇般的愛情故事打動無數人的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