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新场镇举行了重阳节活动

□本报记者 牟柯 张娇

今日是一年一度重阳节,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百岁老人不仅是家庭的“宝”,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昨(16)日,晚报记者从市民政局老龄办获悉,近年来,我市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留守、空巢、失能、困难老人的关爱服务工作,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00岁以上老人28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16岁。

老有所养

我市百岁以上老人有283人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在通江县洪口镇古宁寨村,116 岁的余香春是我市最年长的一位老人。通江县民政局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余香春享受着高龄津贴和低保,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

目前,我市有 60 周岁及以上老人 71.16万人,占总人口18.9%。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 6.05 万人,百岁老人 283 人,留守老人23.57 万人(空巢老人 9.94 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7.42万人。

此外,经调查统计,我市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有 106 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14 个、农村幸福院 334 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275 个、 “公建民营”改制养老服务中心16所、医护型养老机构10家,养老床位 1.65 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 23 张;落实新建敬老院项目 5 个、适老化改造项目25个,纳入住建部门农村危房改造的散居特困老人2756名;政府持续购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失能、困难高龄老人 80030名,全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了老人生活

老有所乐

每年百次文艺汇演 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10 月 15 日,通江县新场镇举行了“九九重阳节·孝善来扶贫·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通过给特困老人赠送礼品、向敬老孝老模范颁奖、文艺汇演等活动,营造敬老、亲老、侍老、助老良好氛围。

如今,我市积极推进老年协会建设,全市现有老年教育机构111所,开设书画、舞蹈等22门老年专业课程,乡镇老年学校覆盖率达47.6%,经常性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老人约占老人总数10%。

此外,全市有6支县级老年合唱、老年曲艺等演出团,320多支老年舞狮、舞蹈、快板、腰鼓等演出队伍,每年开展老年文艺汇演、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达 100 多场次,巴州区老年大学连续三年参加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获得金奖。同时,全市建有体育健身活动站点、健身广场 2870 个、老年体育健身队伍266 支,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达 30 多万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体育组织实现全覆盖,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老有所医

特困供养老人供养率达100% 投入四千多万发放高龄津贴

我市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3.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7.3%、特困供养老人供养率达 100%。全面落实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80周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普惠制度,市、县(区)财政年投入4000多万元,对本地户籍年满 80 周岁、90 周岁、100 周岁的老人分别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1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60岁以上的老人半价门票进入风景区、旅游景点,70 岁以上老年人进入风景区、旅游景点免费,免费乘坐中心城区公交车,所有老人均享受优先就医、优先购票等优待政策。

李维建

76岁老人爱摄影

拍翠鸟喂食苦守七天

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老人意味着体衰力乏、激情不再,适合遛狗养花喝茶,但在很多老人看来,他们依然年轻,依然有激情接受并认识新事物,为自己的人生“保鲜”,今年76岁的巴城市民李维建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爱好摄影25年

将大江南北拍了个遍

李维建今年 76 岁,是位资深摄影爱好者。在他家客厅里,挂了好几幅得意之作。“摄影不只是年轻人会玩,老人一样可以玩得好。”

“1993 年开始接触摄影,至今有 25 年。”李维建介绍,2003 年退休后,搬到成都生活,认识了不少爱好拍摄的老人,常和他们带上“长枪短炮”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也拍下了许多精美的照片。

“拍了至少十几万张照片,留下来的精品有 2000 多张。”在李维建的相册里,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巴城黑白照片。后来,李维建还常和朋友出国拍照,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尼泊尔等。

“老人也要有追求、有目标才能保持年轻心态。”李维建觉得摄影不仅陶冶情操,还很有价值,可以通过照片来记录一件事,体现一种感情。说着,李维建拿出了最近拍摄的主题照片: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坐在家中,一碟糖蒜两个酒杯,两人对饮,笑得开怀。 “这是普普通通的生活,让人觉得温馨幸福。”李维建说。

为拍鸟儿蹲守7天

记录美景宣传巴中

在很多人看来,摄影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但并非如此。2017 年,李维建回到巴中拍摄了四个主题照片,包括画意恩阳、巴山晨雾、母亲河和百鸟。 “把照片发给外地朋友看,他们都觉得巴中像仙境一样。”李维建称, “拍摄晨雾时,夏天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钟出发,赶在太阳升起前半个小时拍摄,前几天还要踩点找点,想拍出一张精彩的照片,花费半个月或一个月时间是常事。”在拍摄母亲河主题照片时,还拍摄了巴河中的打渔船,李维建连续跟拍了 12 天,渔船河中游他在岸边走,“现在渔船被取缔,已经拍不到这样的照片了。”李维建说。

“拍摄动物是最难的,需要抓拍和蹲守。”李维建翻出一张得意之作 — —两只翠鸟喂食的照片。 “是在巴城杨家坝拍的,守了七天才抓拍到。”李维建介绍, “每天早上拿上板凳和干粮就去了,晚上才回来,一天拍摄十多个小时。”拍摄鸟儿李维建有自己的经验, “首先要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抓拍的成功率才高,有的鸟儿怕人还要把自己和机器伪装起来,再来就是要有耐心,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摄影25年,李维建拍摄了数不清的照片,还在巴城办过两次摄影展,拍摄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就该清闲,但老人也有激情做感兴趣的事,还可以做得很好。”现在,李维建在拍摄两个人文主题照片,老伴和老屋新居,体现生活的幸福感和巴中乡村变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