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當時的南明政權擁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機構,可以立刻迎帝登基。估算下來洪武年間明朝的兵力有數百萬之多。

中國歷史上的南明政權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邵武政權、永曆政權及明鄭時期。

寫到此,我們不禁會從南明政權想到南宋政權,它們之間的境遇是很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首先來講述下南明相對於南宋來說,實力大在哪兒?第一,兵力。洪武二十三年,全國共有內、外衛547個,所2563個。估算下來洪武年間明朝的兵力有數百萬之多。而當時南明政權控制的江北四鎮和武昌左良玉部,能參加戰鬥的兵員總數不下50萬。

南宋在這點上和他比就差多了。因宋太祖趙匡胤是利用兵變,黃袍加身,登上帝位的。所以自他開始的歷代宋朝統治者都實行重文輕武的統治政策,強幹弱枝的軍事制度。這就導致宋朝的地方正規軍隊,數量少,戰鬥力薄弱。這也導致宋高宗稱帝后,只能重用韓家軍、岳家軍等地方私人軍隊來抵抗金朝。

第二、中央機構的完整性。明成祖朱棣雖然遷都北京,但並沒有完全丟棄南京,讓其保留了一整套中央政府機構。所以當時的南明政權擁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機構,可以立刻迎帝登基。而北宋雖然擁有東南西北四座都城,但全套的中央政府機構只東京纔有。宋高宗趙構即位時的中央政府機構,非常零散不正規。

第三、國外力量的支持。明朝和周圍藩屬國的關係一直處理的很好。這一點在永樂十九年的大閱兵中就能很好的體現出來,當時前來觀禮的外國使節有27個之多。因此,當時的越南、緬甸等國都同意配合南明北伐,只不過南明政權怕引狼入室拒絕了。而宋朝因爲老是對外實行偏安政策,所以和周遭鄰國關係不是很好。當時的越南、大理國、西夏國都看不起宋朝統治者的軟弱,時不時的發兵挑釁一下。

由上我們從4個方面知道了南明政權的絕對實力,接下來我們再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它爲何沒能像南宋一樣,割據南方,存在百年?第一:當權者正統性不夠。我國古代是十分看重皇帝正統身份的,即要名正言順。例如:雍正皇帝雖然是康熙的親兒子,可由於傳位詔書的爭議,導致當時很多人說他的即位是名不正言不順,不合法的。而宋高宗趙構作爲宋徽宗的親兒子,身份很正統,即位也很合法。所以反對他的人也就很少,也就沒有即位內亂髮生。

相比之下,在崇禎殉國後,由於福王朱由崧的政敵編造出了“假太子案”,從而引發左良玉“迎太子”的內戰,導致南明江北防線空虛,清軍趁虛而入。其後的魯王監國和隆武政權之間也因奪權造成了內亂,這使南明政權一直處於內耗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