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面上的糧食豐產其實是迷惑人的假象(圖片來源:pixabay)

中國經濟面臨外憂內患,但是未來的麻煩更現下的貿易戰、債務問題等更爲嚴重。例如,人口危機,糧食危機,這些都從根本上決定中國國力盛衰。今年中國糧食減產,各地糧倉卻頻發火災。糧食危機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糧食減產和彌天大謊的18億畝耕地紅線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的夏糧總產量爲1.3872萬噸,比去年減產了306萬噸,減少幅度約爲2.2%。

據中華糧網的最新數據瞭解,中國小麥收購量與前三年相比也是明顯掉了一個臺階,減少的量高達2,150噸。

農業是一國的國民經濟的基礎,其中糧食安全又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當前影響中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中又以耕地數量減少已逼近18億畝耕地紅線尤爲需要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中曾說“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

有資料顯示,1998至2010年,中國耕地面積從19.45億畝減少到18.26億畝。2011年中國國土資源部下達全國城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只有600萬畝,而各地上報國務院的計劃高達1,500萬畝,這都造成未來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的難度加大。

不過,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早在2013年就對此發出質疑,“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一個彌天大謊,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空前騙局”。

茅於軾發文質問:一畝低產田能頂一畝高產田嗎?同樣是18億畝,換了內容,怎麼能保證糧食安全?這項政策的唯一功能是給了管土地的政府部門一個審批權,從中可以貪污,索賄。其後果是土地的正常轉換用途受到極大阻礙。各地的企業家深受其害,可又無言以對!

中國國內耕地面積的減少,以及夏糧的減產都預示了糧食短缺的危機。

糧食危機將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

糧食的儲備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而言,其實意義相當地重大。糧庫所儲存的陳糧只能作爲飼料或者工業用途,只有新糧才能作爲口糧來食用。

自從在2015年的中國一些地方糧庫“以陳代新”的案件被曝光後,英國《金融時報》當即指出中國糧食儲備的真實品質或許會影響全球,爲什麼呢?因爲假若糧庫的庫存含中有大量無法使用的糧食,中國就可能會被迫大幅增加進口,這就會造成糧食的價格飆升。

然而,糧庫官員在“以陳代新”的價差暴利的誘惑下造假,究竟還能實際存有多少的新糧呢?

中國的糧食多年來一直存在官方所宣稱的“三高”,即產量高、進口高、庫存高。假若中國“連年豐收”的糧產數據爲實,那爲何還需要進口逾產量五分之一的糧食?這難道不奇怪嗎?其實就意味着“產量高”其中含有虛擬的水分產值。

按照部分中國學者的估計,中國在2008年以後,真實的糧食產量大約維持在5億噸∼5.2億噸左右。

但是,中國人對糧食的需求量,一直是穩定增長的。根據資料,去年中國人總共消耗了6.2億噸糧食。同時,預計隨着2025年中國人口達峯值時,中國人對於糧食的需求量將達6.4億噸。這也就是說,產量與需求量的差距中有着1.2億噸甚至將來達到1.4億噸的缺口。

中國是當今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隨着中美貿易戰的全面升級,中國用糧食作爲武器的手段,其實已經證實不一定打得疼美國,但肯定會將中國的糧食價格給打得飛漲。目前光是進口美國大豆的關稅成本,就已經使得中國各類食品的價格以兩位數的增幅在上漲。

糧食短缺或引發惡性通脹

7月23日,北京發佈全國糧庫大清查的通知。沒過幾天,7月29日吉林省大通糧庫就發生火災,過火糧食約40噸。有評論指出,今年幾場糧庫大火燒出的中國糧食危機真相,可能會在未來加速推漲國內食品價格,甚至會拉高國際的糧食價格,同時還加大了包括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

對於這些火災,有中國網民稱之爲“天下糧倉現代版”,“只要一着火,責任推得精光,證據都燒沒了,所有涉嫌貪污的線索都不了了之。”“糧倉起火有鬼有碩鼠。”“糧倉十有九空。”

中國偌大的虛擬糧食產量不僅隨着幾場火災給燒了出來,同時還可能引發中國的惡性通脹。

俗話說:“糧價漲,百價漲。”在過去,濫發鈔票一直被認爲是通脹的主因,但糧食的缺口也可能引爆惡性通脹。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在1985年、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有三次較爲嚴重的通貨膨脹發生,都是由於上年或者當年的糧價大幅度地上漲所引起的。不僅如此,伴隨這三次較爲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供應量也都在上年或當年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電視劇“天下糧倉”對比現下中國官場

“一代興亡天下人擔當,天下人擔當,天下糧倉…”當年的一曲《熱天熱地熱太陽》可能許多人還有印象,是劉歡所唱的“天下糧倉”一劇的主題曲。

其中有一個橋段是,刑部侍郎劉統勳去檢查粥廠,發現粥廠施捨的粥非常稀,就叫來賑濟官。不管賑濟官如何解釋,劉統勳堅持要按大清律法處置。賑濟官自知死罪難逃,懇求與老孃告別。這一幕說不定尚有人有印象。

大清律法中“筷子浮起,人頭落地”這條規定,說白了就是,官府賑災辦的粥廠,施捨的粥不能太稀,以防止賑災官員從中剋扣糧食。因此,可以理解當時對於糧食儲備的規範有其嚴謹意義,不然也就不會如此戲劇化的一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