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鄭永年:意加入“一帶一路”具指標性意義 預計更多G7國家加入

(經濟觀察)鄭永年: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具有指標性意義 預計將有更多G7國家加入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俞嵐 陳康亮)當地時間3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與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簽署和交換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事件。意大利不僅是歐盟核心國家,也是G7(七國集團)國家,隨着意大利的加入並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利好,相信越來越多的歐盟國家、G7國家會選擇加入“一帶一路”建設。

在鄭永年看來,意大利此舉符合其國家利益。一方面,“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推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而意大利本身有改善國內基礎設施的迫切需求,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推動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歐洲經濟仍未能成功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經濟復甦乏力。包括意大利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缺乏經濟增長動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包括共同開拓第三方國際市場,可以爲意大利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自中國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際社會不乏一些質疑。對此,鄭永年認爲,部分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有所懷疑,這並不令人意外。中國對此應持開放、自信的態度。“一帶一路”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倡議,它雖然由中國提出,但卻能惠及世界。

鄭永年指出,實際上,除了部分國家帶有意識形態偏見外,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歐盟核心國家都肯定“一帶一路”的經濟作用,只是擔憂經濟合作可能影響當地安全問題。對此,中國應該持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允許其他國家持有不同意見。畢竟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確實沒有地緣政治的考量,而是聚焦經濟合作與發展。相信隨着未來“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益持續顯現,越來越多國家會像意大利一樣認同、支持“一帶一路”。

2019年,“一帶一路”建設邁入第六個年頭。六年來,“一帶一路”從無到有、從規劃到現實,從紙面的概念變成地面的項目、從中國主張到被寫入聯合國文件……

談及“一帶一路”建設六年來的表現,鄭永年指出,應該高度肯定“一帶一路”倡議對於世界經濟的積極意義。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增長乏力、結構失衡等。“一帶一路”建設無疑爲世界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因此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廣泛響應。

當然,“一帶一路”建設也存在改進的空間。鄭永年認爲,目前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一是項目規模過大。規模過於巨大,對所在國來說,就具有國家安全的考量。此外,規模巨大也容易產生諸如資金量過大而不可持續等經濟問題。不妨適當壓縮單一項目的規模,或者將一個大項目拆分成多個小項目,便於推進。

二是合作形式單一。鄭永年指出,目前的“一帶一路”建設以國企和所在國中央政府的合作爲主,容易使得當地社會和地方政府缺乏利益相關者之感,從而產生一些負面的看法。未來,不妨鼓勵更多民企參與,同時與所在國的地方政府、環保組織等社會團體加強合作,引入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如此有助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