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次流转到项目部的11名工人中,年龄最大的53岁,年龄最小的46岁,平均年龄49岁,对于从事养护工作的人员来说,他们算得上是一支“上了年纪的队伍”,面对高速公路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作成了项目部的头号难题。他们虽然是一支“上了年纪的队伍”,但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干起工作来,丝毫不逊色于带队的年轻人,清除路肩边坡杂草,清理桥梁伸缩缝、泄水孔,疏通边沟涵洞等等,每项工作都是得心应手,不愧是从事多年养护工作的“老工人”。

2019年8月11日,黔西南公路建设养护公司晴兴高速养护项目部接收的11名“大集体工”全部到齐,这无论对于11名流转人员,还是对于项目部,甚至对于黔西南公路建设养护公司来说都是新的“征程”。

“大集体工”安全会议

在此次流转到项目部的11名工人中,年龄最大的53岁,年龄最小的46岁,平均年龄49岁,对于从事养护工作的人员来说,他们算得上是一支“上了年纪的队伍”,面对高速公路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作成了项目部的头号难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项目部决定先将流转人员临时分成3个组,由项目部原有的养护职工带领,逐步熟悉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环境,再根据各组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整装待发

8月12日是开工的第一天,各组人员早早的就到齐了,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等待他们的工作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熟悉的是工作内容,陌生的是工作环境。他们虽然是一支“上了年纪的队伍”,但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干起工作来,丝毫不逊色于带队的年轻人,清除路肩边坡杂草,清理桥梁伸缩缝、泄水孔,疏通边沟涵洞等等,每项工作都是得心应手,不愧是从事多年养护工作的“老工人”。

恢复桥梁中央防眩板

清理边沟

随着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有些人或许是主动选择了拼搏,有些人或许是被迫从安逸中走出来,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进入新环境,获得新身份,找到新动力,脸上洋溢的必定都是幸福的笑容。(刘胜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