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在巡津街的大小巷子裏依然可以見到不少精巧別緻的法式小樓,它們在滿街翠綠梧桐的掩映下,顯得靜默、無爭,除了小樓帶來的歷史感,這些造型各異,風格多樣的牆繪也給這條越來越都市化的巡津老街,注入了一抹清新的午後陽光。看到相關的資料,說過關於巡津街的創作,會根據巡津街的歷史和建築元素設計,完成時,將會展現街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938年,林徽因坐在一幢法式小樓窗前,落筆成詩....

那上七下八臨街的矮樓

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頭

瓦覆着它,窗開一條縫

夕陽染紅它,如寫下古遠的夢

——《昆明即景·小樓》

當年,這幢小樓就掩映在巡津街9號一棵高大的梧桐樹後面。

如今,漫步在這條百年巡津老街的街頭巷尾,依舊可以撞見不少夢中遺留下的痕跡。

隨着城市不斷發展,一些老舊街道慢慢“過氣”了,

尤其是路兩旁的外牆,經歷了風吹日曬,經受了時間帶來的考驗。

曾經的耀眼的光輝歲月早已被時間偷走。

上世紀30年代末的盤龍江(巡津街在河的左岸)

上世紀60年代的盤龍江(巡津街在左岸)

盤龍江西畔的巡津街,北起金碧路,南至雙龍橋。據歷史記載,“巡津街”這個名字清朝時就有。

清朝時期,由於盤龍江常年氾濫,清政府修築了用於防汛的崗哨“雲津堤”,後來逐漸形成街道。“巡津街”中的“巡”就是觀察、預防的意思,“津”就是指盤龍江。

紅瓦、黃牆、帶綠色百葉窗的兩層磚混結構的法式建築;沿江而建的鐵路醫院和它對面的小院裏,那一幢幢“洋樓”也頗具特色,再加上夾在其中的貧民小院的“一顆印”抑或大雜院的民間風格。

整條巡津街彷彿昆明老城的一個建築博物館。

老昆明偶爾會指着那些還未洗盡歲月鉛華的老房子訴說着曾經的故事。梧桐樹掩映着一幢接一幢的法式別墅……當年的巡津街成了當時“一顆印”民居、青石板路簇擁下的昆明古城中最摩登的一條街。

昆明古城中最摩登的一條街

不知道何時,洋人的商務酒店、菸草公司、三達水火油公司、龍東公司和洋行等在巡津街鱗次櫛比,使這裏披上了一層層異國情調的面紗,在昆明城獨具一格。

後來纔想通,這些樓以及進進出出的人們,不就是隨着滇越鐵路的開通給邊城刮來的陣陣西風,也證明昆明開放時日之早,設立商埠步伐之快,不見得就比外省遜色幾分。

作爲昆明市打造老舊小區微改造的樣板示範社區和特色街區,巡津新村的微改造不僅讓街區道路和社區環境面貌一新,突出了歷史風貌和人文風情特色,更讓這條老街又一次煥發出生命力。

大規模修繕並不容易,而局部“微整”則能讓街道重新煥發生機。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一直以“民國風”建築聞名的所在,擁有了另一種年輕時尚的美。

一羣來自雲南藝術學院的學生正給街道兩旁的外牆進行浮雕和版繪藝術創作。一些牆皮脫落的地方還被畫上了卡通圖像,甚是可愛。

看到相關的資料,說過關於巡津街的創作,會根據巡津街的歷史和建築元素設計,完成時,將會展現街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房子是老的,梧桐樹是老的,故事則常講常新。厚重歷史“邂逅”當下時尚,雖然創作還未完成,但已有市民前來“打卡”,一個“網紅打卡地”即將誕生,它不僅有好看的皮囊,靈魂更加有趣。

事實上,作爲旅遊勝地的昆明不僅自然風光無限,人文特色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近年來旅行的人們越來越注重旅途中的人文體驗,不再一味的追求景點式打卡,隨之而來出現一批多元化的新地標,不斷提升着這座城市的活力指數。

像上了《國家寶藏》的雲南省博物館、蘊藏着人間煙火的篆新農貿市場、亦或是主打“文創”的主題文化空間,871文化創意工廠、108智庫空間、祕境M60創意園區……甚至連一個地鐵站,都在爲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引流”。

如今,在巡津街的大小巷子裏依然可以見到不少精巧別緻的法式小樓,它們在滿街翠綠梧桐的掩映下,顯得靜默、無爭,除了小樓帶來的歷史感,這些造型各異,風格多樣的牆繪也給這條越來越都市化的巡津老街,注入了一抹清新的午後陽光。

編輯 | 大銘

文字 |網絡資料、雲南網

圖片 |雲遊網

免責丨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

媽耶!2小時飈重慶!渝昆高鐵9月開建!雲南設11個站點,經過你家嗎?

定了!定了!雲南125個縣將通高速,各路美食喫個夠!

苦等12年!中國又多了一條絕美自駕公路,跨3江歷4季!霸佔雲南半壁風光!

風味雲南,素食界的“植物肉”!

最適合12星座的12種雲南美食,哪種雲南美食最適合你?

你媽拍旅遊照了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全世界的媽媽都這樣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