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朝元老李勣的孙子——李敬业对武则天执政不满,他在柳州拉起了队伍,要举兵起义。说心里话,那时候武则天的政治基础比较稳固,他一个小小的柳州司马,无论如何是奈何不了武则天的。可这件事情实在是在挑战武则天的尊严。武则天自然不会容忍。

话说684年,皇太后武则天把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的皇帝废了,任他为庐陵王,立另外一个儿子李旦为皇帝。这个李旦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皇帝没有当几天就上表请辞。这给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来说当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武则天掀开后宫的门帘走到了前台,开始临朝称制(像皇帝一样可以下达命令)。

当时,这件事情在朝野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在柳州做司马的李勣的孙子徐敬业便联系了一杆子人马,他们对武则天废黜李显不满,为匡复李显的帝位准备起义。

再说这个李勣,他原名叫徐懋功,早年加入瓦岗军的队伍,战功卓著。在唐高祖李渊李世民父子声威上来的时候,他不得不归顺唐朝。归唐之后,李勣的英雄本色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跟从唐太宗一路征讨,大败宋金刚、平定王世充、剪灭窦建德、讨伐刘黑闼,为初唐高祖李渊的政权稳固可谓功勋累累。后来,在攻亡东突厥、消灭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屡建奇功。因为忠于李渊,而且战功卓著,619年,唐高祖李渊给他赐予皇姓。是高祖、太宗、高宗的三朝元老,备受恩宠。

值得一提的是,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打算废了王皇后,把武昭仪(武则天)立为皇后。他担心怕大臣们反对,准备把李勣与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召集到一起商量。说起来,李勣还是很讲究策略的一个人,他谎言自己生病了,没有参加高宗李治的商议活动。在商议中,褚遂良坚决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弄得李治很没有面子。但是李治起了这个心思,不立武则天为后,他寝食难安。某一天,悄悄地找到李勣征求意见。“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李勣的这个意见在唐高宗李治无路可走的时候,无异于一枚定心丸。李治坚定了“废王立武”的决心,而李勣因此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后空前的信任。669年,李勣死亡高宗李治就哀痛不已,七天没有上朝理政。就在埋葬李勣的当天,唐高宗李治亲自到未央宫送灵,望着渐行渐远的灵柩,李治不禁潸然泪下,感慨苍天无眼。

这回,忠臣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却要反武了。

徐敬业与被贬为临海丞的长安主簿骆宾王一起,联系了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等人,在684年九月以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名,起兵扬州。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就是在这时候骆宾王写的反武倡议书。文章中历数了武则天的罪状,言辞犀利,逻辑严谨,把武则天写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徐敬业的人马迅速到了十多万,大有很快灭掉武则天的气势。说实话,徐敬业是鸡蛋碰石头。武后派梁郡公李孝逸作为主帅、魏元忠为副帅,发兵三十万讨伐李敬业。在久战兵疲的情况下,684年的十一月,李敬业战败后逃往润州,这时候,他的部下内乱,自己的性命也交给了下属的利剑。

面对一个三朝元老的后人举兵反对,武则天气不打一处来,她下令削除多年来前几位皇帝加封给李勣的爵位声名,让他改回徐姓。

关键是,武则天发了一个狠招:“发冢斫棺。”于是,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李勣墓葬很快被挖开。

至于挖开陵墓后,武则天怎样惩罚这位已故的先朝老臣,历史没有用笔墨回答。

后来中宗李显复位后,很不满母亲的残暴。李显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了结母亲和李勣家族的恩 恩怨怨,他下令追复了李勣家族的官位,将陪葬在昭陵的李勣陵墓重新修葺,对李勣的衣冠再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