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基金

原標題:一籃子要幾十萬?規模增長40%?五分鐘讀懂ETF是什麼

近年來,指數化投資紅紅火火,基金界的“硬核”存在——ETF更是搶盡風頭!

想必大家還記得去年機構藉助ETF低位買買買的盛況,而目前,全市場股票ETF總規模達4364.96億元,相較於去年底的3126.97億元大增近40%。2019年8月14日新聞,世界頭號對沖基金橋水最新持倉出爐,增持中國大盤ETF和MSCI中國ETF。(數據來源:天相投顧 截至2019年6月底 新聞來源:Wind)

ET我知道,ETF是神馬?

ETF全稱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種洋氣的升級版指數產品。

1、本質上,ETF是指數基金,被動跟蹤某一指數進行投資。

2、交易上,ETF畫風獨特,一級市場申購贖回和二級市場交易並存。

這類產品興於美國,在我國也已有十五年的發展史。如今,ETF數量不斷增加,市場規模持續攀升,爲投資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佈局選擇。

按照資產類別分——股票ETF、債券ETF、商品ETF、貨幣ETF……

到底是怎樣的迷人氣質,讓ETF如此受追捧?

1、透明度高 

ETF跟蹤指數進行投資,指數有啥就買啥,持倉與指數成份股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具有較高的透明度,投資一目瞭然。若指數成份股出現更替,ETF也將適時調整,投資者可清楚瞭解產品的持倉情況。

每一隻ETF的背後都貼着一張超長的購物清單。

2、分散風險 

投資單隻或幾隻股票,面臨的風險較大,萬一遇上“黑天鵝”難免會出現回撤或虧損。而ETF是“一籃子”買股,投資ETF相當於一次性買入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只股票,能夠較好的分散佈局,規避單一個股的風險。

Boom!如果“踩雷”後,普通股票基金是……ETF是……

3、費率較低+轉融通提升收益 

投資ETF的費率較低。其中,大部分ETF管理費每年只有0.5%,約爲主動型混合或者股票型基金的1/3;而大部分ETF每年託管費率只有0.1%,約爲主動型混合或者股票型基金的1/3-1/2。

一方面由於ETF是被動管理產品,不需要太多的投研費用支出;另一方面,ETF傾向於長期持有購買的股票,換手率低,交易成本自然也下降。隨着公募基金轉融通的試行,ETF產品也可以通過出借股票提升收益,這有利於提升指數投資者的長期投資收益。轉融通提升收益+費率低,一高一低,爲投資者帶來更好體驗。

4、投資高效 

在ETF上市後,投資者就可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且每15秒鐘提供一次IOPV(參考報價),交易時間內可隨時買賣,操作上與股票交易類似。相比一般場外基金,ETF的投資效率高。

ETF常常因爲過於高效,和別的“基”顯得格格不入。

5、套利功能 

ETF還有一個神奇的功能,當一、二級市場間出現價差時,可進行套利操作賺取額外收益,具體操作如下:

如果我們將A股比作一個菜市場,那麼ETF就是買入一攬子菜的菜籃子。

折價套利(價格<淨值)

當一攬子菜比單個買便宜時,可以選擇折價套利。

現金 → 買入一攬子菜(一級市場買入ETF) → 贖回一攬子菜(一級市場贖回ETF) → 賣菜(二級市場賣出股票組合) → 現金溢價套利(價格>淨值)

溢價套利(價格>淨值)

當單個買比一攬子菜便宜時,可以選擇溢價套利

現金 → 買菜(二級市場買入股票組合) → 換一攬子菜(一級市場申購ETF) → 賣出一攬子菜(一級市場賣出ETF )→ 現金

6、分享利好 

遇到重大利好,個股容易出現因漲停而買不進的情況,但ETF不存在這一問題。個股“關門”,ETF仍在“營業”,投資者可挑選受利好個股佔權重較高的ETF,同樣能夠抓住市場機會。

ETF雖好,但也有些“高冷範兒”,時常帶着“生人勿近”的表情。個人投資者想直接參與一級市場的申購和贖回ETF的話,門檻是非常高的,首先,你需要有申購和贖回賬戶, 以及至少價值幾十上百萬份基金淨值的成分股票;或者你需要花費鉅額資金去買好這些股票,然後按照指數的成分資產比重,配比好一攬子股票;滿足這些條件後,你才能換取相應的ETF基金份額。能滿足上述條件的,一般是擁有大量股票和資金儲備的金融機構。

來自ETF的靈魂拷問

但好在,還有ETF的“小跟班”——ETF聯接基金。

以目標ETF作爲主要投資標的,方便投資者藉此間接投資ETF,實現緊密跟蹤標的指數的投資目標。

相比ETF,這個“小跟班”

1、無需股票賬戶:在場外進行申購贖回,不需要開通股票賬戶,不瞭解二級市場交易規則也沒關係。

2、投資門檻低:1元、100元、1000元等起投,對資金量有限的中小投資者非常友好,小資金也能進場佈局。

3、可長期定投:支持定投業務,投資者設置好時間和金額,後續將定期自動扣款投資,以便把握長期價值。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投資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