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市員工曝光:最髒的食物竟是它?!邵陽人還在天天買!

點擊上方點擊上方邵陽在線關注公衆號

大型超市遍地開花,時不時還有很多打折商品、蔬菜……經常買日用品的時候捎帶着把菜、肉也買了。超市雖然看起來乾淨整潔,但是你以爲超市裏的東西就真的比菜市場乾淨嗎?

有超市員工曝光驚人內幕

下面這幾種食物最髒

這幾種東西,不要買!

01、超市裏的“肉餡”

你以爲生鮮櫃檯裏的精肉餡就是上好的肉製作成的?其實,它可能是各種各樣碎肉通過混合絞制而成的。

先不說它的成分都是以脂肪爲主,單是衛生條件就會讓你覺得髒。肉攪拌之前有沒有清洗過?攪拌的機子多久才清洗一次?還有極個別超市的成品肉餡其原料多爲零碎的邊角料或是當天賣剩下的“陳肉”!

02、盒裝的“鮮肉”

除了肉餡,有些超市裏的盒裝肉也是重災區!也許,你覺得盒裝肉切得整整齊齊,看起來十分新鮮。但是,你根本不知道這些肉究竟放了多久!切得整齊的盒裝肉更加可疑。

03、半成品牛排

我們偶爾會用超市賣的牛排做西餐,但我們在超市裏面買到的,分分鐘就是用卡拉膠製成的合成牛排!雖說卡拉膠是一種能喫的食品添加劑,但是……嗯!

04、冰凍海鮮

超市裏常見到的冰凍海鮮,超市的員工爆料稱:其實很多在超市裏已經放了半年以上了!只不過,在冰凍前放了各種藥水的處理,使其不會腐壞!

05、冷藏水果

有些超市工作人員,處理爛水果有個祕籍叫“翻包”:即根據水果外貌來處理不新鮮或是已經壞掉的水果。將壞掉水果切成果盤包上保鮮膜,再打上當天的標籤。據瞭解,最常“翻包”的水果是瓜類和火龍果。有超市工作人員稱:“這樣做一點兒事沒有,一般人喫不出來,況且價格方面是有優惠的”。

那水果怎麼挑呢?

大小:好的水果一般都是中等大小的。太小的可能發育不良,且偏酸的多。太大的由於營養過剩,導致味道偏淡。

形狀:儘量挑形狀均勻的。雖然蟲蛀的果子(尤其是桃子)由於代謝旺盛會更甜,但是絕大多數的 “歪瓜裂棗”是發育不均勻,部分沒有長開。

色澤:水果上出現差別太大的兩種顏色,如深紅色和深綠色,喫起來會偏酸澀。在色澤均勻的前提下,顏色要淺,尤其是綠色要淺。另外,如果水果出現黑斑,最好不要買。

光滑度:一些需要去皮的水果,如柑橘類和西瓜,過於粗糙的表面代表着皮厚。但過於光滑也不好,這說明果子可能還沒成熟。

06、肉類熟食

肉類熟食聞起來香味撲鼻,可檢測出來的結果卻可能讓你大喫一驚。肉類熟食成本高,極個別超市在估算不準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餘貨滯銷,這些食物就會出現在第二天的貨架上。

07、散裝醬菜

胃口不好的時候,總想買點醬菜回去開胃。超市裏一字排開的醬菜缸非常吸引人。但是醬菜缸真的乾淨衛生嗎?或許大型超市在衛生方面會比較注意,但某些超市,依然會去小作坊批發醬菜裝缸銷售。

超市促銷這些套路,你知道多少?

特價區渾水摸魚

超市最吸引人的就是促銷,但有些促銷商品未必真的便宜。比如,在特價區會混有一些原價的東西。其實,很多特價商品並不“超值”。

大包裝比小包裝更貴

很多消費者會有“買得多比買得少實惠”的慣性思維。其實,很多商品大包裝的價格都比小包裝的價格要貴。這種情況大多存在於休閒食品中,如飲料、薯片等。而且這些商品的重量、價格往往都不是整數,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費者一時也算不清到底哪種更划算。

捆綁銷售有貓膩

“買一贈一”一般都有一個快到保質期的,而且有些商家悄悄提高商品價格再附送贈品;另外一些是捆綁銷售,買酸奶贈碗、買泡麪贈飯盒、買牙膏贈杯子……有時候你不需要這些東西,但被贈品吸引了,不知不覺你就買了。

價格便宜?不一定

超市使用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將食品、日雜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定低一些,讓你形成這家超市比較便宜的印象,並且不自覺地以爲所有東西都便宜。然後,超市再將別的物品定較高的價,把損失彌補回來。

孩子的錢最好賺

最容易出現購買衝動的是孩子。兒童的消費是非理性的,並且佔有慾很強,可以在情緒上“操縱”父母。正是利用這種消費心理,超市裏有一套賺孩子錢的銷售策略:第一就是精心佈置兒童產品展櫃;第二是在孩子必經之路放上誘人的食品;第三則是把兒童產品擺在女性必需品的附近。

原來超市的“內幕”這麼多

以後去超市購物要懂得避開“雷區”了

看完後,記得放到圈子裏

讓身邊更多人知曉!

更多精彩點擊下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