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帶孩子去旅行開闊眼界,其實和孩子一起到這裏遊覽也很不錯

就爲了看不同的圓月亮,每年快到中秋之時我們一家人會圍坐桌旁討論賞月的議題。大家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做出一個重要決策。其實際意義遠遠超出了觀賞中秋月本身。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天倫之樂,嗚呼樂哉。

今年針對該話題的討論結果是去據京城幾百公里外的延慶縣古崖居風景區賞月。古書上記載古崖居共有117個洞穴,開鑿於崖壁的沙礫花崗岩石上,唐、五代時期的人文遺址。

小寶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我知道他早就盼着這一天了,聽到大人說要去古人住的房子裏走一走看一看,他忍不住眉飛色舞起來。

小寶這般興奮也是有原因的,他特別喜歡蓋房子的玩具,在家的時候他會用玩具卡普樂搭建各種構架的房子。一個長7釐米寬4釐米高2釐米的普普通通的小木條,總是令他很着迷。他會拿着小木條搭建他自己喜歡的結構,他幻想着自己蓋的房子日後可以送給我們住。

此時的思緒勾着我想起了發生好多天前的一件事兒。一位9歲女孩的媽媽在家長羣裏拋出了一個問題,想就此獲得大家的幫助。

她有一個9歲女兒,孩子乖巧可愛很是伶俐。可是,就是不能很好的安靜下來看書。爲了這件事情媽媽感到十分苦惱。這位媽媽寫了這樣幾行字:孩子天生就是有差異的,有內向的、外向的、安靜的、活潑的。有看書的孩子、愛思考的孩子、愛運動的孩子,而我的孩子偏偏就是不愛看書的那一個。

照實說我看到她最後一行字有點兒扎心,孩子怎麼就不愛看書了呢?哪裏有天生不愛看書的孩子。孩子看書也需要條件,不是把孩子往書堆裏一扔,好了,孩子從此就愛看書啦。

她的觀點沒有錯,的確每個人都是有差異性的,由於家庭、基因、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孩子所呈現出來的特點也不同,而,她說孩子不愛看書這件事用孩子的特點來佐證,實在過於牽強。

嬰兒呀呀呀學語到會說話、會喫飯、會走、跑、跳等等個人生存能力的不斷完善,都離不開一個詞“興趣”。一旦培養了興趣,孩子愛看書就不是我們要求孩子而是孩子主動抱着書看。

小寶喜歡玩卡普樂也是源於興趣,他二歲時我買回來,晚上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就會陪着小寶玩,慢慢地小寶不用我陪了,自己坐在地墊上一玩就是半天。

“媽媽,快來,你看這是古人做飯的廚房”小寶一聲清亮的嗓音把我帶到了古崖居的上面。

小寶在一處低矮的洞穴旁停了下來,他指着洞口在幾個洞穴中穿梭。崖壁上開洞,大小不一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洞穴裏還有石頭門窗、在這石頭門窗裏又用不同厚度的石壁來區分炕、廚房、櫥子、還有馬槽。

小寶看着我說:“古人好神奇,在石壁上蓋房子比我在家裏搭建房子艱苦多了也好玩兒多了,世界上應該還有更神奇的房子供世界上的人們居住,我好想去看一看”。

[美] 吉爾斯·拉沃什

後浪|花山文藝出版社

定  價:58.00元

適讀年齡:3~10歲

小寶的一番話讓我想起了。《如果你住在這裏》一書,此時的小寶應該需要這本書。

{看看封面上這一個個人物形象是不是很逼真,陽光☀️投射到人臉上、身上,映射出的影子彷彿訴說着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本書很有特點每一頁圖都宛如中國的浮雕藝術。

從選材到製做整個過程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如果你住在這裏》一書美國藝術家吉爾斯·拉沃什的經典之作,他自幼酷愛畫畫,熱愛探險,用自己的眼睛繪製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每個畫面記錄這他所經歷的故事。這一點和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

陳鶴琴先生曾記錄了一段他與自己兒子陳一鳴的生活小趣:

一鳴小時候最喜歡到街上去看,有時我會帶他買買東西,他的小眼睛到處看,我就會在他看的時候給他講。孩子邊看邊聽,臉上掛着笑。

字裏行間無不滲透着陳鶴琴先生對孩子的愛,他以孩子童之心去洞察生活,他認爲孩子需要開眼界,哪怕是上街買東西,去看看平日裏人們的生活也是開眼界。

{看黏貼的好精細就連小狗的斑點都清晰分明,一片一片落葉散落自然,這就是藝術與生活完美結合}

作者美國吉爾斯·拉沃什是在畫畫中成長的。而這本《如果你住在這裏》正是他日後在作品中的呈現。他用繪畫爲依託,經修剪、黏貼、拼接等藝術手法的串聯,創作出了這本風格迥異的作品擺。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繪本,在某種意義上它更像是一本世界房屋科普百科。

從古崖居回來,小寶好多天都抱着這本書以至於我一直沒能獲得賞析權,直到他把它放回書架的那一刻我才得以有機會拿到手上細品。

這本書是爲孩子打開眼界的一本書,同時還是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的一本書。孩子只有喜歡一件事情纔會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琢磨它,成人也是一樣的。

沒有天生不愛看書的孩子,只是環境真的很重要。孩子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給孩子儘可能多的創造這樣的條件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定會聯想到和小夥伴玩耍的快樂時光}

《如果你住在這裏》一書立體生動的展示出世界各地的房子,更直觀更真切的體會到除了房子之外那裏人們的生活,這不就爲孩子打開了一扇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窗。

小寶還會按照書中每一幢建築按照國家和地區在度娘那裏一一查找該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等等資料。

孩子往往會超出我們的想象,給孩子一個開眼界的媒介,這本書或許可以。在旅行中感受世界的確可以開眼界,《如果你住在這裏》也真的可以開眼界。用眼睛去觸摸世界,是旅行的第一步。

{不同的房子分佈在世界各地,讓孩子用發現的眼睛去思考地球,去感受賴以生存的家}

David媽咪(豆瓣),一枚5歲男寶媽,愛旅遊愛閱讀,喜歡用書裝點生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踐行自然養育的科學理念,擅長以繪本爲媒開啓孩子的心靈密碼。

© 本文版權歸作者David媽咪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收穫這一本開闊眼界的指南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